冬季饮食注意事项与健康
冬季,是一个让人食欲大增的季节,同时也是注重饮食健康养生的关键时期。面对寒冷的天气,我们不仅要让自己吃得饱,更要让自己吃得好。那么,冬季饮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原则呢?让我们一起来一下。
要适当增加高蛋白物的摄入。蛋白质是人体不可或缺的营养素,它所含能量的30%会变成热量从体表发散出来,相比之下,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所能提供的热量就较低。红肉中富含易被吸收的血红素铁,研究表明,增加铁的摄入可以增强抗寒能力。要注意的是,我们要增加的是富含蛋白质的瘦肉,而不是脂肪多的肥肉。每天食用肉的量最好控制在2两以下,以保证营养的同时避免过量。
饭前喝碗汤或喝碗热腾腾的粥是暖胃的好方法。在寒冷的气温下,一碗热乎乎的粥不仅能立刻让人感到温暖,还能暖肠胃、唤醒消化系统,促进食欲。杂粮粥还能帮助补充B族维生素和钾等多种营养素。冬季气候干燥,更应该补充水分,而喝粥也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喝下了很多水。除了热粥,饭前喝碗少油少盐的热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冬季是饮食补养的最佳季节。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产热高和温热性的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狗肉等对于素体虚寒、阳气不足的人尤其有益。为使阴阳平衡,冬季还宜配食鳖、龟、鸭、鹅、藕等护阴之品。特别是对于一些体弱多病、精气亏损的中老年人,更应注意阴阳平衡。“黑色食品”如黑米、黑豆、黑芝麻等能益肾强身,冬天食用尤为合适。不少坚果如核桃、板栗、花生等具有补养“脑体”的功效,冬天也是选择食用它们的最佳时期。
在我国,有不同的地区都有冬季食用特定食品的习惯。比如冬至吃赤豆粥、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五吃“八宝粥”等。这些食品不仅能够帮助我们驱寒,还能滋补身体,甚至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提倡在冬天食用热粥,将上述食品置入粥中煮食,既能驱寒保暖,又能滋补养生,还能治疗疾病。
冬季饮食要注意保持营养均衡,适当增加高蛋白物的摄入,喝热腾腾的汤粥来暖胃,并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补品。这样,我们就能在寒冷的冬季保持健康,迎接充满生机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