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吃冰伤阳气 饮食过多要命
在炎炎夏日,享受一份清凉消暑的冰品,无疑是人间一大乐事。过量食用冰品会消耗我们的阳气,影响身体的健康。接下来,我们将深入这个问题。
我们常说“过寒凉不利养生”。食物因其对人体产生的不同作用,可以分为不同的性质。温性或热性的食物,如桃等,能够温煦机体功能,促进气血循环;而寒性或凉性的食物,如等,则会降低气血运效率,减缓或阻滞生理功能。食偏嗜,无论是过多的寒性还是温性食物,都会对人体造成负担。因为过寒或过热的食物都会直接阻滞气的运作,影响消化吸收的功能,甚至产生许多对人体不利的影响。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人体的气、血、之所以能够畅通无阻、运行不息,全依赖一身的阳气来温煦和推动。如果摄入冰冷食物,这些食物的体温与人体体温相差甚远,必然会消耗大量的阳气来提升它们的温度,以便进行生化代谢。除了耗气,冷食还可能导致气血运行受阻或其他病变。长期过食生冷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损伤胃功能、寒湿内生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早餐应该吃“热食”,以保护“胃气”。这里的胃气不仅仅是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还包括后天的抵抗力、肌肉的功能等。因为早晨时,夜间的阴气未除,大地温度尚未回升,体内的肌肉、神经及血管都还呈现收缩的状态。此时如果摄入冰冷食物,会使体内各个系统痉挛、血流不畅。早餐应该选择热稀饭、热燕麦等食物。
冰品还可能对人体产生其他影响。例如,冰品会使体温下降,引发呼吸道收缩和中暑;吃冰太急速容易出现头痛症状;吃冰会中断心脏的散热,容易造成心脏受损;因修复吃冰造成的损伤而负荷增加,形成脾虚等。中医认为吃冰不能消暑退火,因为身体为了调节下降的体温反而需要产热,造成虚火现象。
我们在享受冰品带来的清凉时,也要关注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适量享用,才能既享受美味又保持健康。
(责任编辑:骆丽萍 实习编辑:杨权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