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为疲惫的肠胃“减负”
春节后的肠胃减负:专家建议的饮食调整策略
春节期间的团圆大餐常常让我们的肠胃超负荷运转,出现消化系统疾病在所难免。本期,让我们跟随专家,为疲惫的肠胃“减负”。
我们需要回归正常的饮食时间。保证定时定量进餐,这样有助于均衡肠胃负担,形成条件反射刺激。一旦打乱这个规律,就可能出现食欲不振等问题。三餐的热量分配也要合理,早餐应占全日总热量的30%,午餐占40%,晚餐占30%。春节期间晚餐过于丰盛,节后应适量控制进食量,选择豆制品等清淡食物。
接下来,我们要注意清肠有度,不可盲目。春节期间的肠胃承受了高能量、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的消化重担。节后很多人开始清肠、排毒,甚至推行全素食。这样做并不符合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节后饮食仍要以平衡膳食为主,适量提高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更有助于恢复胃肠功能。新鲜蔬果、薯类、杂粮等含有丰富膳食纤维及矿物质,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若节后大量进食高膳食纤维食物,如玉米、芹菜等,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胃肠不适。节后饮食应坚持六个“一”、两个“三”。六个“一”指一定量的主食、一袋牛奶、一个鸡蛋、一斤蔬菜、一两豆制品、一个水果;两个“三”即3两瘦肉和3勺油脂。避免油炸食物、肥肉和动物内脏等。
节后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高油、高盐、高糖的烹饪方法。荤菜可选择脂肪含量较低的鱼虾类、禽肉类等。适当吃一些大蒜等有助于杀菌的食品,少吃辣椒及煎炸类等对胃刺激过于强烈的食物。
限酒也是节后肠胃调整的重要一环。酒精和烟雾对消化系统有很强的刺激作用,对肝脏和胃黏膜损害极大。节后应强调限酒,让我们的肠胃得以充分休息。
节后肠胃减负需要我们从饮食时间、饮食结构、烹饪方式、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只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让我们的肠胃得到真正的放松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