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红肉增患癌风险说法尚无明确依据
近日,一则关于台湾女子因连续两天只吃一碗面而患上大肠癌二期的消息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传闻迅速引发了人们对于饮食习惯与癌症关系的热议。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让我们来一竟。
传闻中的消息引发了营养师们的关注。对于“吃猪牛羊等红肉可能会诱发癌症”的说法,一些专家认为其依据并不充分。市中心医院的高级营养师范国峰对此表示,目前医学界对于癌症的成因尚未有定论,红肉与癌症之间的关联也尚未明确。虽然一些研究表明红肉过量摄入可能与癌症发病率有关联,但这并不能确定红肉本身就是致癌的直接原因。直接呼吁人们回归素食并不是明智之举。健康的饮食仍然需要食物多样化、均衡化,荤素搭配才是关键。
那么,如何合理安排饮食呢?范国峰指出,红肉的摄入量应该控制在每天一两左右最为适宜。这一重量相当于一个鸡蛋的大小,相当于一个荷包蛋。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尤其每逢节假日都难免吃得“营养过剩”,摄入的红肉量往往超过健康标准。市民在日常的一日三餐中应该合理安排饮食,参考“平衡膳食宝塔”,合理调整主食、肉类、蔬菜、水果等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尽量做到多样、均衡。如果中午吃了牛肉,晚上可以选择鱼肉来代替。三餐的比例分配也可以根据一天的工作量和体力消耗量适当调节。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曾发表研究报告指出,每天吃80克以上的红肉有患癌的风险。这份报告是历时五年的全球专家研究得出的结论。他们认为红肉含有大量饱和脂肪,过量摄入会增加患大肠癌、乳腺癌等癌症的几率。而美国癌症协会的专家经过长达十年的研究也证实,吃太多红肉会致癌。《中国居民膳食调查》报告也提到,动物性食物摄入过多与多种慢性病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合理安排饮食、控制红肉摄入量对于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尽管不必过度恐慌,但适量控制红肉摄入、均衡饮食是我们预防疾病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