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正确培养幼儿自我归因

育儿 2025-06-12 20:24育儿知识www.xiang120.com

曾经有一对兄弟,他们的性格截然不同,一个天生乐观,另一个则偏向悲观。他们的父母为了让他们平衡性格,展开了一次独特的实验。

父母将乐观的孩子带到一个堆满马粪的屋子,而悲观的孩子则被引领到一个摆满精美玩具的房间。一个小时后,父母回到悲观孩子的身边,发现他正坐在角落里,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担心着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玩具,害怕自己弄坏了会受到父母的责备。

与此乐观的孩子则在满是马粪的房间里欢快地挖掘着。当他看到父母进来时,兴奋地喊起来:“看这儿有这么多马粪,附近一定有一匹漂亮的小马!我要为它清理出一片洁净的天地!”这个孩子正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报童到好莱坞明星,再到州长直至总统宝座。

心理学家在研究类似问题时发现,人们的情感和态度大多源于从小形成的归因模式。归因可以理解为将成功或失败归咎于某种原因。有的人倾向于向外归因,遇到挫折时寻找外部因素,如环境恶劣或运气不佳,推卸自身应承担的责任;而向内归因的人则会在遭遇失败时反思自身行为,勇于承担责任。还有人对稳定的和可变的因素进行归因。认为失败源于自身能力不够是稳定的归因;而认为自己努力不够导致失败则是不稳定的归因。对于可控与不可控因素的归因也影响人们对待失败的态度。

当孩子不小心撞到桌子时,父母不应责备桌子,而应引导孩子进行积极的自我归因:“宝宝撞到了桌子,但桌子没有责骂宝宝,宝宝要记得下次小心。”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的归因模式,让他们学会主动承担责任,认定事情可以向好方向发展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将学会承担责任并从中吸取教训,最终成为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人。这种教育方式和乐观的思维方式一样重要,因为它不仅能帮助孩子面对失败,更能让他们充满信心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上一篇:孩子3岁发音还不清要注意了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