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治疗时有三要点 小心走入的八种误区
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群中的常见疾病,其种类繁多,危害严重,甚至可能威胁生命。对于这样的疾病,治疗与预防都是至关重要的。
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有几个要点需要特别注意。
要尽量避免药物的副作用。心血管疾病是慢性病,需要终生用药,因此药物的毒副作用更不能忽视。有些药物虽然短期内见效,但却可能以缩短寿命为代价。在药物选择上,我们既要关注其主要作用,也要重视其可能的副作用,尽量选择副作用小的药物。
治疗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延长寿命。医学的最终目标是延长病人的寿命,因此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法也应该以此为导向。例如,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可以延缓衰老,如果日常摄入不足,可以通过一些药物进行补充,以保持心脏的健康状态。
缓解症状是治疗的首要任务。防止心血管疾病主要需要从控制危险因素开始,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吸烟等。应该选择能够有效控制这些危险因素的药物。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应始于一级预防,即控制危险因素。一些药物成分,如亚油酸,可以防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积,对于一级预防非常有效。一些药物成分如冰片,具有芳香开窍的作用,可以缓解病人的不适症状。
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患者可能会走入一些误区。例如,有些早期高血压病人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这并不意味着高血压没有造成危害。高血压的病因复杂,需要个体化治疗,而不是固定模式。高血脂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即使服药后血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也不能停止治疗,否则血脂会很快升高。大量研究表明,即使血脂化验结果在正常范围,如果个体情况需要,仍需要进行治疗。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大于55岁的血压正常者也有可能发生高血压,因此需要严格控制血压水平。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与预防都需要谨慎对待。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避免走入误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延长寿命。解读冠心病:深入了解与正确应对
关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对于一般健康人群,135毫克/分升的水平处于正常范围,无需特别降脂治疗。对于那些已经患过心肌梗死、接受过支架治疗、冠脉搭桥手术或有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来说,这一数值则显得偏高,需要密切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
关于心绞痛的处理,许多冠心病患者常犯的一个误区是忍着不吃药。实际上,急救用药只有在长期且高频次服用的情况下才可能产生耐药性。间断服用,甚至在必要时一天吃上三四次,并不会导致耐药性。在心绞痛发生时,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用药。
冠心病介入治疗已走过20余年的历程,以其创伤小、效果好的特点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若经济条件允许,介入治疗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能够帮助患者有效应对冠心病。
许多患者担心降脂药对肝肾的副作用,认为血脂稍高就可以不吃药。但实际上,对于目前最常用的降脂药,大多数人的耐受性良好。通常只有少数病例,约0.5%2.0%会出现肝脏转氨酶升高。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如有异常,及时调整药物或治疗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在我国618岁的中小学生中的发病率已达到8%,且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年轻人应定期测量血压。冠心病是心脏血管的动脉硬化,这一过程早在青年甚至幼年时期就已开始。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或已经患有高血压的年轻人来说,预防冠心病显得尤为重要。
冠心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和预防的疾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医生的建议,采取合适的治疗和预防措施,以维护心脏健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也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