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发黄吃了或诱发癌症 教你保存妙招
癌症 2025-04-24 00:01癌症治疗www.xiang120.com
大米:五谷之首,日常必备的营养之源
大米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主食之一,是五谷之首,为我们的人体提供大部分的热量和营养元素。它色白、味清香,煮熟后晶莹剔透,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但有一种大米,我们却需要格外警惕,那就是发黄的大米。
发黄的大米可能是因为在储存过程中被岛青霉、桔青霉、黄绿青霉等霉菌污染,这些霉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会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使大米变黄。这种黄变米带有多种毒素,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肝脏病变,甚至引发癌症。
稻谷收割后因为阴雨未能及时干燥,湿谷堆积在一起也会引起稻谷发黄,由此产生的黄粒米虽然一般不带毒,但其营养价值和品质都比白米差,且在适宜的条件下也易污染霉菌。
如何识别黄大米呢?首先看颜色,黄大米颜色暗淡无光,表面发黄,或有白道沟腹,质地发脆,易断;其次闻气味,黄大米有霉味,硬度低;最后品尝,蒸煮后黏度小,食用时口味寡淡,有霉味,口感粗糙。
那么如何保存大米以避免其发霉呢?首先建议少量多次购买,存放在干燥通风处。北方的大米一般可存放3~6个月,南方则最好不要超过3个月。家庭用米缸储藏大米时,需先将容器充分干燥,再装进大米,盖好盖。可以使用塑料瓶来储存大米,既整齐省地方又能防止大米生虫和发霉。如果喜欢花椒的味道,也可以用纱布包一些花椒粒放入装米的塑料瓶里,以增强驱虫效果。
大米的健康食用与保存关乎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健康。选择新鲜、优质的大米,采用正确的保存方法,是我们保持健康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