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乳淋巴结:乳腺癌的“哨兵”角色介绍
在一期肿瘤外科学年鉴杂志上,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内乳淋巴结在乳腺癌诊疗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家们发现,利用类似于哨兵淋巴结活检的放射示踪技术来检测内乳淋巴结,不仅操作简便、风险较低,还能为后续的放射治疗提供关键依据。
南佛罗里达大学癌症中心的Dupont E博士及其研究团队,借助先进的淋巴定位技术,成功实现了内乳淋巴结的精准检测。他们在手术中运用了放射示踪法,对1273例患者的淋巴结进行了定位检查。这些患者在术前接受了淋巴扫描,术中则使用伽马探头对内乳淋巴结区域进行细致探测。如果在这一特定区域检测到放射性信号,就进行内乳淋巴结的切除手术。
研究结果显示,共有30例(2.4%)患者的内乳淋巴结被成功切除,其中23例(73.3%)伴有胸部内上象限的病变。令人关注的是,有5例(16.7%)的内乳淋巴结出现了转移阳性的情况,其中3例虽然内乳淋巴结出现转移,但腋窝哨兵淋巴结却呈阴性。这也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内乳淋巴结可能会比传统的哨兵淋巴结更早地显示出异常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有1例(3.3%)患者的内乳淋巴结通过传统的哨兵淋巴结检测方法并未被检测到,这进一步凸显了内乳淋巴结检测在乳腺癌诊疗中的独特价值和重要性。
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将内乳淋巴结视为乳腺癌的“哨兵”,能够在疾病早期就发出警告信号。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望通过更精准的检测手段,更早地发现并干预乳腺癌的发展,从而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