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复发要摸清“底细”
原因多元,后果复杂:大肠癌的复发与转移
大肠癌,这一疾病背后的复发与转移原因多样且复杂。手术后的复发概率约占1/4至1/3,其原因主要与癌症分期、病理及细胞类型、淋巴结是否转移以及治疗是否得当有关。
早期的大肠癌,如果能得到及时的诊断,无疑会大大降低复发的风险。但许多病人在早期阶段往往会忽视或误解其症状,如出血等,从而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一旦肿瘤增大并呈圈状生长,直至侵入邻近组织和肌肉时,确诊的难度和治疗的风险都会大大增加。手术时很难确定肿瘤外侵的安全界线,容易导致术后复发。预防大肠癌的复发需要在第一次手术前就开始重视,并努力确保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数据显示,大肠癌早期治疗的生存率相对较高,但随着病情的发展,生存率会显著下降。
除了早期诊治的重要性外,选择一个高水平的医院进行治疗也是关键一环。统计数据显示,高水平的医院治疗大肠癌的五年生存率要高于一般医院10%至20%。更令人关注的是,未经专业训练的医生治疗大肠癌的复发风险是受过训练的医生的2.5倍。
大肠癌术后可能出现局部复发或全身转移。局部复发主要表现为吻合口复发,可能出现便血等症状。直肠癌的局部复发尤为常见,这主要是因为直肠位于狭小的盆腔内,手术清除的范围受限。大肠癌术后发生远处转移最常见的脏器是肝脏和肺。肝转移早期可能无任何表现,需要病人定期进行检查才能发现。肺转移出现的时间较晚,但一旦出现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等,往往意味着病情已经较为严重。除了这些常见的转移部位外,还可能发生骨转移、卵巢转移等。
为了防止复发和转移,病人的康复治疗和定期随访至关重要。除了身体的康复治疗外,心理康复同样重要。如果病人精神压力大、心情烦躁、缺乏信心,可能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增加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病人应坚持定期随访复查,一般第一年每隔2至3个月复查一次,之后逐渐延长复查间隔。复查项目包括必要的检查以及浅表淋巴结检查等。实验室检查还包括血常规、肾功能、结肠镜、癌胚抗原测定等。
面对大肠癌这一挑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积极应对、科学治疗、精心护理并坚定信心,共同为健康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