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生活方式癌”
癌症,这一被称为“20世纪的瘟疫”,在现代社会依然肆虐。如果我们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许这场瘟疫便不会侵袭我们的生活。许多癌症的根源,其实在于我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选择。对此,杨秉辉教授,作为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的权威专家,特别提醒我们如何预防这种与生活方式紧密相连的癌症。
生活方式,如同一个无形的“开关”,有时可能悄悄激活体内的原癌基因,有时也可能使抗癌基因失去作用。外界因素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答案就在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中。比如,苯并芘这种致癌物质,就是通过吸烟进入我们的身体,引发肺癌。这类癌症,我们称之为“生活方式癌”。
那么,什么是“生活方式癌”呢?简单来说,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发的癌症就是“生活方式癌”。比如抽烟、酗酒、熬夜吃夜宵、吸入汽车尾气、甚至在家中炒菜时吸入的油烟雾气等,都有致癌的可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转型,许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逐渐增多,其中就包括“生活方式癌”。
预防“生活方式癌”,关键在于改变生活方式。这不仅是预防癌症的最大动力,也是我们从预防学的角度提出的新概念。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显著降低癌症发生的概率。例如,上海市女性恶性肿瘤的排序变化就是最生动的例子。过去,宫颈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的首位,但现在已经降至第八位。而过去少见的乳腺癌却排到了第一位。这种变化正是由于生活方式改变导致的。
生活方式与癌症的关系密切,尤其与饮食的关系最为紧密。高脂肪、高热量、高盐、腌制、熏烤煎炸等食品都可能引发各种癌症。一些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也会引发癌症,比如长期以车代步、口腔不洁、不洁性生活、长期吸烟等。
生活环境的改变也会引发不同的情绪变化,这些情绪与癌症的发生也有关系。比如性格抑郁、经常生闷气的人易得胃癌,脾气暴躁的人易得肝癌等。
我们可以形象地说:“冰箱销量上升,食管癌发生率下降”。这充分说明了生活方式与癌症的密切关系。当我们选择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多吃新鲜食物、减少腌制食品的摄入、保持情绪愉悦等,我们就能有效降低癌症的风险。预防“生活方式癌”,就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防癌意识。让我们共同努力,远离这场“瘟疫”,享受健康的生活。与癌症的较量,其实可以从生活方式着手。让我们一起斩断生活方式与癌症的隐秘通道,为我们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食物,是我们生活的核心,也是预防癌症的关键。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是预防癌症的首要法则。这些天然食品中富含的营养成分,可以抑制亚硝胺在人体内的合成,而亚硝胺是一种明确的致癌物质。水果中的果胶、黄酮等物质更是我们健康的守护者,它们具有独特的防癌作用。
饮食的选择,关乎我们的健康走向。不要过于追求食物的精细,而应多吃纤维素含量高的素食。肉食中的动物脂肪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酸,长期摄入不仅可能导致胆固醇过高和心血管疾病,也可能增加癌症的风险。素食不仅能净化血液,预防疾病,更能养颜美容,安定情绪。
现代生活节奏快,我们的饮食习惯也在悄然改变。晚餐过于丰富,经常吃夜宵,都会让胃肠承受过重的负担,增加癌变的可能性。我们需要改变一日三餐的营养结构安排,让饮食更加合理健康。
限酒,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措施。烟雾中的有害物质多达600多种,其中40多种具有致癌性。不仅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更是对家人的关爱。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将大大减少癌症的发病率。
饮食的清淡,不仅仅意味着少油,更意味着少盐。过多的盐能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使致癌物质极易入侵,提高胃癌的发病率。我们需要少吃腌腊制品等含盐量高的食物。
在享受美食的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善烹调方式来降低致癌风险。腌制食品如果与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搭配食用,将会更加安全。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我们对抗癌症的有力武器。让我们从生活的点滴做起,筑起健康的长城,切断生活方式与癌症的通道。(实习编辑:李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