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准妈妈妊娠乳腺癌高发,这个年龄段最危险,需做好这些检查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女性开始积极备孕二胎,甚至包括一些70后的女性。对于一部分高龄产妇而言,她们在迎接新生命的也面临着一些特殊的健康风险,尤其是妊娠乳腺癌的潜在威胁。
妊娠乳腺癌,这个听起来令人心悸的词汇,正逐渐进入公众视野,成为高龄产妇们备孕路上的隐形杀手。据了解,妊娠期乳腺癌的发生率大约占正常分娩的3000分之一,虽然比例不高,但其对母婴健康的潜在威胁却不容忽视。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主任赵俐教授指出,高龄生育,尤其是40岁左右的女性,正值乳腺癌的高发年龄段,此时无论是否生育,都容易遭遇乳腺癌的侵袭。更为棘手的是,在怀孕后的头两年,由于激素水平急剧升高,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更是普通人的两倍。与此由于哺乳期的乳腺肿胀和结节容易被忽视,乳腺问题的早期发现和诊断也变得更为困难。
那么,一旦在妊娠期被诊断出乳腺癌,该怎么办呢?专家表示,这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轻重以及妊娠时期来综合考虑。在妊娠早期,常规的乳腺癌治疗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威胁,因此建议中止妊娠;而在妊娠中期和晚期,则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等待分娩后再进一步治疗,如化疗等。
关于妊娠期乳腺癌的化疗安全性问题,研究指出,妊娠前3个月给予化疗药物可能会引发死胎和先天畸形等问题,因此在这个时期需要特别谨慎。而在妊娠中晚期,大部分器官已经发育,进行化疗相对安全。
妊娠期的女性常常会因为乳房的过度肿大而忽视乳房肿块的存在,这使得妊娠期乳腺癌的诊断经常被延误。就像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玛利亚(化名)一样,她在怀孕三个月后因为乳房肿胀难受而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患有妊娠期乳腺癌。由于延误了治疗时机,她失去了保乳的机会。在治疗过程中,她不仅要面对手术刀口的疼痛、化疗后的脱发和呕吐等痛苦,还要在分娩后进行放射治疗和内分泌治疗。这一切对于她和她的孩子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对于妊娠期乳腺癌的诊断,如果乳房肿块持续两周以上,应立刻就医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医生会对乳房周围和腋下的任何肿块或异常进行仔细检查。对于妊娠期乳腺癌的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决策,权衡母婴健康的风险和治疗的最佳时机。
妊娠期乳腺癌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对于高龄产妇来说,备孕的同时也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和诊断是关键。同时社会和家庭也需要给予妊娠期乳腺癌患者更多的支持和关爱帮助她们度过这段艰难的时期。妊娠期的乳腺健康:一道重要的选择题
妊娠期的乳腺健康对于每位准妈妈来说至关重要。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乳腺肿胀可能会掩盖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比如乳腺肿块。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并了解如何通过科学的检查手段来识别并区分怀孕肿胀和乳腺肿块。
超声检查是首选方法。这是一种无创、无痛且安全的检查方式,能够准确地区分怀孕肿胀和乳腺肿块,而且不会对胎儿带来任何辐射风险。相较于乳房X光检查,超声检查更为精准。
乳房磁共振成像(MRI)目前并未被广泛接受,因为它可能对胎儿产生潜在风险。在妊娠期进行此类检查时,需要谨慎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血液研究也是检测潜在健康问题和疾病的有效手段。通过血液检查,我们可以了解到身体的整体状况,从而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对于计划怀孕的女性来说,提前进行乳腺检查至关重要。专家建议,应在孕前6个月对乳腺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那些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一旦发现乳房有硬块或其他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这样做不仅可以延长生存期,还可以保护胎儿免受治疗的影响。
怀孕与乳腺癌相遇可能会让高龄产妇或怀孕不易的女性陷入困境。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应该提前做好预防工作。计划怀孕的女性需提前一年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高危人群更要重视乳腺癌的全面筛查。如果出现腋窝肿块、乳房溢液等乳房问题,请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避免延误病情。让我们共同关注乳腺健康,为自己和宝宝的未来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