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是否会引起瘫痪
颈椎疾病中的特殊类型脊髓型颈椎病,虽然其导致瘫痪的发生率仅占所有颈椎病的10%-15%,但仍然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种类型的颈椎病在患者群体中悄然存在,无声无息中蚕食着患者的健康。一旦病情恶化,出现瘫痪的征兆,及时的手术治疗便成为关键。通过手术解除对脊髓的压迫,绝大多数患者都能逐渐恢复正常生活。
那么,为何脊髓型颈椎病造成瘫痪的几率相对较高呢?这背后隐藏的机理十分复杂。主要是由于颈椎的退行性改变引发的骨刺现象。这些骨刺会占据髓腔的空间,特别是当骨刺较大、较长且位于椎体后方时,它们很可能会与脆弱的脊髓紧密接触,随着颈椎的活动产生碰撞和摩擦。这样的摩擦会逐渐引发粘连,先是与硬脊膜发生粘连,然后压迫并损伤蛛网膜、软脊膜,直至脊髓本身。除此之外,有的患者因为颈椎均衡性退化而导致颈椎管周羟逐渐变小,对脊髓形成四面合围和紧缩的态势。这种情况下,脊髓受到的压迫是毫无回旋余地的,病情发展下去将非常危险。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减压措施,很可能导致高位瘫痪的严重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脊髓型颈椎病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引起肢体瘫痪,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瘫痪都是由颈椎病引起的。我们必须清晰区分这两个概念。因为引起瘫痪的颈部疾病还有很多,如骨与脊髓肿瘤、骨结核和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等。对于怀疑患有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除了拍摄颈椎X线平片外,还需要进行脊髓造影、CT检查或磁共振检查等多种诊断手段,以确保准确诊断和鉴别诊断。
在面对这一健康威胁时,我们既要保持警惕,也要保持冷静。深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科学的治疗和康复,是每一个患者都应该坚持的原则。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颈部锻炼,也是预防颈椎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