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的预防
锁骨骨折,常常因外伤而引发,无法预防其发生,但生产生活安全却是避免创伤的关键。一旦遭遇锁骨骨折,由于肩关节活动的牵拉影响,骨折部位不易维持整复位置,可能会出现畸形愈合的情况。但值得庆幸的是,这种情况很少会妨碍日常功能。
对于锁骨骨折的症状表现,患者伤侧肢体功能受限,肩部下垂,上臂贴胸不敢活动。幼儿青枝骨折的畸形表现并不明显,而且他们常常无法准确表述疼痛部位。但他们的头部会不自觉地偏向患侧,颌部转向健侧,这些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线索。骨折的原因,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暴力造成,都会因作用力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骨折形态。
那么对于锁骨骨折的预防护理措施有哪些呢?对于幼儿青枝骨折及成人无移位骨折,可以采用三角巾或颈腕吊带固定,时间大约为2至3周。为了更加牢稳,可以外加绷带将上肢固定于胸壁。有移位之骨折,经过手法复位后,可以使用肩“8”字绷带或“T”形板固定,使两肩向后伸,固定时间根据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儿童固定3~4周,成人固定4~6周。
对于那些无法使用肩“8”字绷带固定的患者,例如因粉碎性骨折或血管损伤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以仰卧于硬板床上,两肩胛骨间垫一窄枕,使两肩后伸。在日常护理中,除了仰卧固定的患者外,其他使用“8”字绷带或“T”形夹板或三角巾悬吊的患者,都可以进行下地活动。但需要注意的是,固定要牢靠,腋下不要压迫太紧。
患者在恢复期间也需要注意休息与活动平衡。日间活动不应过多,应尽可能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影响骨折愈合。保持夹板不移位的要点是腰部的纵形立棍固定。使用“8”字绷带的患者,还可以考虑加三角巾悬吊患肢,以防止患肢下垂,增加舒适度。对于锁骨骨折的患者,科学合理的护理与恢复措施是保障其顺利康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