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的电子游戏制造商任天堂公司总裁岩田聪先生于近日不幸因胆管癌去世,享年五十五岁。这一消息令人震惊,也再次将我们的视线拉回到一种被称为胆管癌的致命疾病上。这是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趋势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上升态势。特别是在中国广东地区,该病更是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的刘超教授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刘教授指出,广东地区是胆管癌的高发区,其中胆道结石、寄生虫病以及肝炎等疾病是胆管癌的重要潜在诱因。广东地区的人们喜欢食用生鱼,但未经高温处理的淡水生鱼可能携带肝吸虫,从而引发肝吸虫病。广东也是乙肝大省,这些疾病因素都为胆管癌的发生提供了条件。虽然胆管癌的发病率相较于肝癌较低,但其早期发现困难,手术根治率低,五年生存率低,因此被称为“癌王之王”。
胆管癌虽然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它却以其独特的恶性程度和预后情况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例如,我们熟知的香港艺人沈殿霞就是因胆管癌继发肝转移而离世。刘教授详细介绍了胆管癌的几种类型及其特点,并指出虽然胆管癌并不常见,但其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手术治疗是可能的治愈手段,但术后的五年生存率并不高。
关于胆管癌的发病原因和危险因素,刘教授表示尚不完全明确。但一些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被认为是诱发胆管癌的重要因素。在广东的一些地区,由于人们喜欢吃鱼生,肝吸虫病感染率高,加上肝炎的影响,使得胆管癌的发病率相对较高。长期吸烟、饮酒、胆结石、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也被认为是胆管癌的危险因素。
对于胆管癌的预防与诊断,刘教授强调,警惕无痛性黄疸是重要的症状之一。一旦出现黄疸、上腹隐痛、厌油腻等症状,应及时进行检查。位置特殊的胆管癌手术难度大,早期发现是治疗的关键。对于患者而言,手术切除肿瘤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由于胆管癌的特殊性,很多患者在发现时已是中晚期,治疗难度较大。但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改进,根治性切除术后的存活率已有所提升。
在此,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健康,更要了解和学习关于胆管癌的知识。希望每个人都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也希望医疗科技能不断进步,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我们对岩田聪先生的离世表示哀悼,同时也为那些正在与胆管癌抗争的人们加油鼓劲,希望他们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