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拿高标准要求另一半
吴淡如,台湾大学法律系学士,中文、EMBA双硕士,是台湾的知名畅销书作家及节目主持人。他的外表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眉清目秀,谈吐不俗。在曾经的一次相亲活动中,他遇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当时,他向一位女孩提问:“你会跪着擦地板吗?”这个问题让在场的所有女孩都感到惊讶,纷纷睁大眼睛看着他。我也好奇地问他,是否希望自己的女友能够像他的母亲那样,跪着擦地板。
他深情地回答道:“是的,我妈一直都是这样为我们家庭付出的。在我小时候,父母关系不和,最终分居。妈妈除了要工作赚钱养家之外,还要承担所有的家务。她做家务非常细心,擦地板时总是跪着擦,拒绝使用吸尘器,因为这样擦得更干净。每当看到她跪着擦地板的背影,我都感动得想哭。我希望未来的伴侣能够像妈妈一样,拥有那种对家庭的执着和付出。”
这次相亲并没有成功。二十多岁的他对此感到困惑,疑惑现在的女孩是否都不具备这种贤惠的品质。我告诉他,并非如此。只是他在与女孩初次见面时,不应该流露出寻找“免费保姆”的暗示。如今的女孩,都是在父母宠爱中长大的,即使她喜欢做家务,也不愿意在没有爱上一个男人之前,就先符合他所期望的“慈母形象”。她所寻找的是爱她的男人,而不是将她视为擦地板机的男人。
当男人说出“我希望你跟我妈多学学”或“我妈都不是那么做的”等话语时,大多数女人会感到不舒服。这些话语让人感觉被贬低、被忽视、被当作工具。同样,男人也不喜欢女人将自己与她的父亲进行比较,比如“我爸爸不负责任,你可不要跟他一样”等话。这些话语缺乏基本的尊重,会伤害彼此的感情。
至今,仍然有些人以“僵化教条”和“传统家庭高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伴侣。这样的人往往顽固不化,连细节都难以沟通,更别提在大事上的妥协了。和这样的人在一起,无论多么努力,都很难达到他们的标准。我们应该尊重彼此的差异,不要将父母的标准强加给伴侣,这样才能建立健康、平等的感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