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保健最容易闯入的误区
夏季保养指南:了解太阳镜的选择,穿着,晨炼,空调使用与“冲凉”的正确方式
===============================
随着夏季的烈日炎炎,人们为了防晒、避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传统观念可能并不科学。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些常识,确保健康度过炎炎夏日。
一、太阳镜的选择
--
许多人认为太阳镜颜色越深,对眼睛的保护效果越好。其实,镜片颜色过深可能导致能见度降低,反而增加眼睛的负担。专家建议,夏季选择太阳镜的标准是镜片应能透过15%至30%的可见光线,灰色和绿色镜片最佳。这样既能有效抵御紫外线照射,又能保证视物清晰,同时使外界物体颜色的变化最小。
二、穿着建议
夏季,人们往往认为穿得越少越凉快。在气温超过37℃的酷暑中,皮肤不仅无法散热,反而会从外界吸收热量。女性在选择裙子的长度时,应避免过短,以免加重身体的热负担。
三、晨炼须知
很多人认为晨炼越早越好,然而在夏季,空气污染物在早晨6点前不易扩散,此时空气质量较差。绿色植物在日出前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周围会积存大量二氧化碳。晨炼的时间不宜早于六点,以免受到污染和“风邪”的侵害。
四、空调的使用
-
许多家庭在使用空调时,喜欢保持恒温状态。医疗气象学家发现,不断调节居室温度可以帮助身体逐渐适应温度的变化,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刚开始调节时,居室温度的变化幅度应控制在3至5℃之间;半个月后,幅度可逐渐提高到6至10℃。每次调节应以1至2℃为宜。
五、避免“冲凉”误区
夏季外出后,人们常常选择立即用冷水冲洗身体来降温,即所谓的“冲凉”。这种做法可能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导致热量无法散发而滞留体内,引发高热症。“冲凉”还可能引起脑部毛细血管迅速收缩,导致供血不足,引发头晕等不适症状。正确的做法是先让自己出汗,待身上的热散发过后,再用毛巾擦拭,并采取其他清凉措施。
科学应对夏季的保养方式至关重要。正确的选择太阳镜、穿着、晨炼、空调使用以及避免“冲凉”误区都是确保我们健康度过炎炎夏日的关键。让我们在享受夏日的也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