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大肉会导致乳腺增生?
近年来,乳腺疾病逐渐高发,成为许多女性朋友深恶痛绝的隐患。女性的乳房,曾经骄傲的资本,如今却成为了健康的高危区域。尤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乳腺疾病的发生率在35至50岁的女性中尤为突出,乳腺癌更是成为各城市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那么,如何降低乳腺疾病的风险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如何预防乳腺疾病。
生活中的某些习惯可能会导致乳腺疾病风险的增加。研究显示,过多摄入动物性食品和油腻食物,以及油炸食品的频繁摄入,与乳腺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大鱼大肉、油腻煎炸的食物,不仅会使得饱和脂肪摄入过多,导致催乳激素和雌激素水平上升,还可能因为高脂肪饮食改变肠道菌群结构,增加肠道中的胆汁转化为雌激素的危险,导致整体雌激素水平升高,从而增加乳腺增生的风险。动物性脂肪往往是环境污染积累的重灾区,那些难以分解的脂溶性环境污染物如塑化剂、多氯联苯等,会沉积在动物的脂肪中,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那么,如何降低乳腺疾病风险呢?研究发现,保持低脂肪、高膳食纤维的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乳腺癌的发生。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多吃全谷类(包括大部分粗杂粮)和薯类,以及大量的蔬菜水果。这样的饮食习惯可以延缓餐后血糖上升速度,降低成年人的发胖危险,让体脂肪保持正常状态。这些植物性食物中富含的植物化学物本身就有抑制细胞过度增殖和预防癌症的作用。相对于动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中的环境污染积累要少得多。
至于豆制品,很多人担心它们会促进乳腺增生和乳腺癌。但实际上,目前的调查结果并未发现豆制品有此类作用。相反,亚洲国家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豆腐、豆浆等大豆制品对于控制雌激素水平、预防乳腺癌发生具有一定的好处。适量摄入豆制品是无需过分担心的。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天摄入相当于30至50克黄豆的豆制品,这个量只相当于100至200克卤水豆腐的量。
大豆异黄酮和其他相关保健品确实与众不同。经过提纯后的大豆异黄酮,去除了大豆中的其他复杂成分,独留下一种成分,其潜在的风险性相对较高。市场上销售的蛋白粉,部分是以大豆蛋白粉为主,它们并未去除大豆异黄酮,因此也存在影响激素水平的风险。不少女性告诉我,服用大豆异黄酮后出现了乳腺增生的情况。一些医生也分享了他们的观察,有些乳腺癌患者在成功切除后,因大量服用蛋白粉而导致癌肿复发。
除了这些大豆异黄酮保健品和蛋白粉,市场上那些标榜能美容的保健品也需引起我们的警惕。比如胶原蛋白美容产品、雪蛤、林蛙油和蜂王浆等。据国内乳腺疾病调查显示,服用这些产品的女性中有很多出现了乳腺增生的情况。虽然提高雌激素水平是改善皮肤状态的一种重要方式,但这同时可能增加乳腺和子宫细胞增生的风险。对于已经存在增生的女性,强烈建议远离这类产品。
除了这些保健品的潜在风险,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影响乳腺健康。国内调查还发现,教育水平高、精神压力大、性格内向、月经初潮较早、生育年龄较大以及多次生育等均是乳腺增生的风险因素。而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乳腺增生的风险则越小。
那么,如何预防乳腺癌呢?国外的研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阳光、维生素D、叶酸等都可能是乳腺癌的保护因素。青春期时经常接触日光,可能对一生中的乳腺癌风险都有降低作用。动物实验显示,钙和维生素D能够减少高脂饮食导致的乳腺细胞过度增生。现代知识女性由于工作和学习原因,接触日光的机会大大减少,而且普遍使用SPF8以上的防晒霜,这可能会影响到皮肤中维生素D的合成。
女性要想远离乳腺疾病,除了调整饮食习惯多吃蔬果、杂粮、薯类,减少动物性食品,少油烹饪,远离煎炸和甜食还需要调整情绪状态和身体状况。最好的方法就是多沐浴阳光,多进行接触自然的健身运动。运动能帮助缓解压力、改善心情,有效降低体脂肪含量,平衡身体激素,让我们远离乳腺疾病的困扰。只有真正关爱自己,才能更好地预防乳腺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