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太烫易致口腔溃疡 口腔保健3贴士
冬季是口腔疾病高发的季节,因为人们在饮食中常常享受热辣的食物,容易导致口腔血疱等病例。正常的口腔和食道温度应该在36.5℃~37.2℃之间,而吃烫火锅时食物温度常常高达60℃~70℃,这样的高温不仅会伤害口腔和食道黏膜,还可能引起食管疾病。
美食当前,人们难以抵挡诱惑,但是刚刚出锅的食物温度极高,对口腔的损伤也相应增大。常见的问题包括口腔起疱、掉皮、溃疡等。我们在享受美食的也要注意保护口腔健康。日常饮食中,适宜的温度应该是10℃~40℃左右,刚煮好的食物最好先放置一会儿,待温度适宜再入口。
饮水时也要注意温度,宜饮不超过40℃的温水。过烫的水会强烈刺激口腔环境,甚至可能引起口腔黏膜病变。为了口腔健康,我们应该适量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在保护口腔方面,“以冷制冷”的方法并不科学。冷水刷牙并不利于牙齿健康,因为人的牙齿是在35℃~36.5℃的口腔温度下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如果经常用骤冷骤热的刺激牙齿,可能会导致牙髓、牙髓痉挛或其他牙病的发生。温水刷牙则有利于牙齿健康,也有利于咽喉和舌头。温水还有利于清除口腔里的细菌和食物残渣,让人产生清爽、舒服的口感。
湖南地区有些人习惯在雨雪天通过嚼槟榔来驱寒暖身,但长期咀嚼槟榔并不适宜。因为槟榔嚼食动作频繁,超出正常负荷,容易造成牙齿过度磨耗,甚至引发牙齿冷热敏感、牙痛等问题。更严重的是,经常咀嚼槟榔还可能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化、口腔癌等黏膜病变。建议坚持早晚温水刷牙,餐后漱口,每次刷牙时间不要少于3分钟。
冬日严寒干燥,各种口腔问题增多,很多人认为是饮食上火所致。其实许多反复发生的问题可能是某些疾病的早期症状,不能忽视。比如牙龈红肿、出血、牙齿酸痛等问题可能是牙周炎的症状。在我国,牙周炎的发病现象十分普遍,35岁以上的成年人中有85%的人患有牙周炎。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可以相互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高度警惕某些全身疾病在口腔中的信号。
为了口腔健康,我们应该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到专业口腔医疗机构进行常规检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口腔,避免高温食物对口腔的伤害。如果出现口腔问题,及时就医,不要忽视反复发生的疼痛、溃疡等症状,以免延误病情。毕竟,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