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容易得脑血栓形成
在岁月的长河中,有一种健康威胁悄无声息地蔓延,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体中,脑血栓的形成已成为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其患病率有所下降,但缺血性脑卒中的比例却在上升。尽管缺血性脑卒中的死亡率相对较低,但其致残率却高得惊人,像一把无形的剑,瞄准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他们带来深重的痛苦。与此家庭和社会也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那么,哪些人群容易陷入脑血栓形成的危机呢?
年龄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四十岁后,动脉血管逐渐出现硬化,血管腔狭窄,一旦动脉供血下降,缺血、缺氧的脑组织就容易发生坏死,脑血栓形成的风险也随之上升。
高血压的患者更是需要警惕。在服药控制血压时,应避免过猛降压。降压药的剂量过大,会引起血压骤降,这种情况下脑血栓的形成更容易发生。
高脂血症也是脑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当血中胆固醇、脂蛋白、甘油三酯及磷脂等脂质成分增多,导致人体脂质代谢异常。特别是高胆固醇血症,它已被公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高脂血损可以加速动脉硬化的发展,从而增加脑血栓形成的危险性。
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也非常值得关注。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同时他们的高血压、动脉硬化发生率较高。约7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全身性小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称为糖尿病性血管病变。糖尿病脑卒中的发生率是非糖尿病者的5倍,以脑血栓形成较多见,常见为中等血栓或多发性小血栓。
除了上述因素,肥胖、血小板聚集性升高、高尿酸血症、遗传或家族因素、女性使用雌激素避孕剂、红细胞压积异常等也会增加脑血栓形成的危险性。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出血性脑卒中还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原因并不简单,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目前,仅仅依据已知的危险因素水平来对个人预报是否将要发生脑卒中,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我们需要更全面地了解并警惕这些危险因素,做好预防工作,守护我们的脑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