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微笑反而容易导致抑郁
日前,日本大阪大学的心理学者公布了一项引人深思的研究结果:习惯性微笑可能增加抑郁的风险。这一观点得到了临床心理学家岩月谦司的认同。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岩月谦司分享了他的见解,并引述了他们在研究中遇到的典型例子。
在众多注重礼仪的国度中,日本尤其以微笑待人著称。特别是在服务和推销领域,微笑被视为一种职业素养。岩月谦司讲述了一个名为蕙子的年轻导购的遭遇。蕙子是一家大型超市的员工,每天都需要佩戴一副“笑脸面具”,即使面对个人困扰时也必须保持微笑。她向岩月谦司抱怨说:“我必须一直这样笑,但我也有情绪起伏的时候。”她表示,长时间保持微笑不仅使脸部肌肉僵硬,而且连心灵都感到“冻结”。
岩月谦司解释道,蕙子所描述的心灵冻结现象,实际上是长期保持微笑导致的抑郁。他发现,在日本,因过度微笑而陷入忧郁甚至抑郁的患者数量已达百万。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喜、怒、哀、惧等基本情绪应该得到自然的释放。如果一个人不能真实地表达情绪,长期压抑不良情绪会积累并导致心理崩溃。
岩月谦司提到,其他国家也在进行相关研究。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心理学家扎普夫的一项研究也支持了这一观点。扎普夫发现,当你不想笑而不得不微笑时,会增加压力,影响正常心率并降低免疫系统功能,可能导致抑郁和其他健康问题。
岩月谦司也强调,生活中总是需要微笑的。他的建议是,人们应该适度微笑。在与人交谈时,可以先微笑一下,当面部肌肉感到疲劳时,可以逐渐收起笑容,但仍需保持友好的语气和态度。这样可以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善意。每次微笑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分钟。如果你心情很好,那就尽情展示笑容吧,自然表达情感,多笑一会儿也无妨。保持真实的笑容和情感的流露,是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这项研究,普通人可能会有许多疑问和困惑。毕竟,微笑是人际交往中的桥梁,但如何把握微笑的度,确实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毕竟,真诚和自然的笑容,永远是最有魅力的。(实习编辑:贺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