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建议:家长最好别在场外陪考
高考在即,临门一脚如何踢?专家建议与考生家长须知
高考,对于每一位即将步入考场的学子,都是人生的重要时刻。在这关键的两天,如何做到最佳状态,怎样迎接这场知识的盛宴?专家们给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不仅考生需要知道,家长也同样需要了解。
对于考生而言,高考当日,准时到达考场是至关重要。不必过早,也不必过晚。提前15至20分钟到达,足以避免因长时间的等待而引发的焦虑情绪。考前一天,熟悉考场环境,了解诸如教室分布、厕所位置等细节,能有效减少因陌生环境带来的紧张感。
在考试过程中,遇到噪音干扰是常有的事。如监考老师的脚步声、其他考生的翻页声等,最好的做法是集中精神于试卷,不去理会这些外界声音。若考试时脑海中突然一片空白,不要慌张,尝试深呼吸,闭上眼睛,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和催眠,让自己快速恢复到最佳状态。
每科考试结束后,避免与同学核对答案,这对情绪的稳定并无益处。更重要的是要迅速调整状态,备战下一场考试。全部科目考完,不论成绩如何,都要以平常心对待。重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定位,与家长和老师共同商量未来的规划。
对于家长来说,高考期间避免过度焦虑是关键。你的情绪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发挥。不要对孩子说诸如“考不好也没关系”等话语,这样的安慰反而增加孩子的压力。一个简单的拥抱、一个鼓励的眼神,足以传达你的爱意。
考试当天,尽量不要强行送孩子去考场。即使孩子同意你陪同,也请在送达后尽快离开,不要在考场外长时间等待。这样既可以避免交通堵塞,又能减轻孩子的压力。如果孩子考前紧张,家长更要保持平静,用平稳的语气与他交流,多鼓励他,适当使用心理暗示语言。
饮食方面的安排也要注重。不必特意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适当增加一些易于吸收的高蛋白食品即可。注意预防疾病、外伤等突发状况的发生。
高考,不仅是孩子的舞台,也是家长的一次历练。让我们共同为孩子们加油,祝愿他们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