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调的工作会使人厌烦
让我们先做一个有趣的试验。准备一卷细长的纸,让参与者用笔在纸上绘制月亮。开始时,画一个圆圈,再加上两个横道作为眼睛,一个竖道作为鼻子,最后加上一道横作为嘴巴。这个任务看似简单,但必须持续画满整卷纸。
大多数人开始时充满活力,绘制速度相当快,但随着纸张的滚动,他们的速度逐渐放缓,精神也开始不集中。原本应该画圆的,却画成了椭圆;直线变成了曲线。有些人因为无法忍受这种单调的工作,开始抱怨。实验主持人宣布:“如果累了,可以停下来,但别忘了签字。”听到这话,参与者如释重负,纷纷在纸上流畅地签下自己的名字。显然,他们并非真的手不能动,而是心理产生了厌倦感。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心理饱和”。
“饱和”一词原本属于化学领域。比如将盐放入水中溶解,开始时会迅速溶解,但超过一定量后,盐就不再溶解,而是沉淀在容器底部。而“心理饱和”则是指人已经达到一种非常厌烦的、不愿意继续工作的心理状态。换句话说,就是已经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现在,让那些不愿意继续画月亮的人去画兔子。同样是先画圆,再加上耳朵和尾巴。要求“能画多少就画多少”。你会发现,相较于第一次画月亮,这次产生“饱和”的时间更短。
画月亮和画兔子虽然内容相似,但产生的心理饱和效应却同样明显。这种现象被称为“共饱和”。正如著名影星卓别林在电影《摩登时代》中所演绎的那样,长期重复同一单调的工作必然会导致心理饱和。在该电影中,工人因长期拧螺丝,以至于看到女性胸前的纽扣都想拧。这就是心理饱和的一个生动例证。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工厂还是学习,都需要警惕心理饱和现象的出现。为了预防心理饱和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缩短单项工作时间、增加休息次数、交替进行不同的工作内容等。值得注意的是,“心理饱和”不仅仅出现在工作场景中,任何与情绪有关的活动都可能引发。即使是阅读有趣的小说,长时间后也会感到注意力下降;学习不同的科目时间过长也会降低效率;甚至在婚姻生活中,长期重复也可能导致厌倦感,从而产生越轨行为。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警惕心理饱和现象的出现。要有心理准备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持久的热情和动力,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实习编辑:张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