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肝的6个常见误区
酒精肝的六个常见误解
走进误区一:肝功能正常,为何不能喝酒?
许多人误以为只要肝功能正常,就可以无所顾忌地饮酒。酒精对于肝脏的损害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酒精不仅能使人从健康状态逐渐陷入沉迷,更可加速肝部病变的进程,甚至促使肝硬化等严重疾病的出现。对于已经患有酒精肝或病毒性肝炎的人群,更是应该滴酒不沾。肝脏的代偿能力强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肆意挥霍。在病情隐匿发展时,肝细胞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遭受损害,而肝功能检查可能仍显示正常。继续饮酒无异于雪上加霜,待肝功能出现异常时,可能已经追悔莫及。
破解误区二:偶尔放纵,不会患上酒精肝
有些人认为,偶尔几次酒场应酬,不可能患上酒精肝。事实上,酒精肝的形成与饮酒的频率和酒精度数密切相关。肝脏对于酒精的承受能力有限,超过这个界限,持续饮酒数年,酒精肝甚至肝硬化就会接踵而至。无论酒量如何,都应警惕酒精对肝脏的潜在威胁。
走进误区三:转氨酶升高,却非肝炎?
酒精肝患者在临床上有轻、中、重三期。轻度时患者常无明显症状,仅感觉腹胀;中期则会出现食欲下降、厌油腻等症状,化验检查可见转氨酶升高。尤其是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谷氨酰转移酶(GGT)的升高较为突出。虽然轻、中度的酒精肝完全可以治愈,但重度病变可能发展为肝硬化,伴随腹水和大出血等严重后果。
破解误区四:寻求戒酒的灵丹妙药
对于早中期的酒精肝患者来说,戒酒是首要任务。然而戒酒并不容易,需要坚定的信心和逐渐递减的酒量。除了心理和行为治疗,还可以尝试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如每天减少饮酒量、替换成低度酒或饮料、喝酒前吃些东西等。避免与酒友聚会、培养多种业余爱好等也有助于戒酒。
破解误区五:患酒精肝后不能吃肉?
有人认为患酒精肝后不能吃肉,这是误解。酒精性脂肪肝并非由营养过剩的肥胖引起,而是长期饮酒导致的肝细胞损伤。患者应该摄入一些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如瘦肉、牛奶等,以改善肝脏的营养状况,减缓向肝硬化的进展。
走进误区六:酒精肝会传染?
许多人误以为酒精肝会传染,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酒精肝并非由嗜肝病毒引起的病症,而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病变,因此不具有传染性。这一误解可能是由于对酒精肝的成因不够了解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