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冠心病有三级预防 构建预防“四防线”
冠心病,一个中老年群体中的常见疾病,像一道无情的禁令,让人们生活在恐惧之中。真正的健康卫士,不在于束手无策的等待,而在于我们如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要知道,预防的力量远比治疗来得强大,尤其是在这场与冠心病的较量中。
从少儿时期开始,我们的身体就在岁月的洗礼中逐渐变化。冠心病虽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但其病理基础却始于少儿时期。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中包含着无数的风险因素。我们需要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为预防冠心病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全人群和高危人群,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预防策略。对于全人群,我们需要改变与冠心病危险因素有关的生活行为习惯、社会结构和经济因素,以降低人群中危险因素的均值。而对于高危人群,我们需要针对具有明确危险因素的人进行干预,如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等。这些危险因素都是可以通过预防和治疗来控制的。
在这场战斗中,我们构建了四道防线来应对冠心病。第一道防线是防发病,重点在于人群防治策略上。我们要从年轻人开始抓起,让他们从小远离危险因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二道防线是防事件,我们要采取措施,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展,避免急性危险性后果。第三道防线是防后果,对于已经出现严重后果的患者,我们要尽快、科学规范地进行救治。第四道防线是防复发,对于康复后的病人,我们要重视对他们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避免再次复发。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加强社区对多重危险因素的干预力度,改变专科医生和社区医生脱节的局面。把防治重心下移,以社区为中心进行预防,将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规范措施转变为日常的社区卫生实践活动。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责任。
让我们行动起来,构建全民参与的冠心病预防体系。只要我们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大约80%的冠心病是可以被预防的。让我们共同守护健康,把冠心病的威胁降到最低。在这场与冠心病的战斗中,我们不仅是战士,更是守护者,守护着我们的生命,守护着我们的未来。这是一场全民的战争,只有全社会共同参与,我们才能取得胜利。在当前时代,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着希望与困难、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随着众多专家,包括流行病学工作者、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师,以及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营养学、运动学、经济学等领域的专家们的共同努力和广泛合作,我们有望在对冠心病防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全社会的重视与参与,更是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错误认识,这些认识误区可能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影响治疗效果。
许多冠心病患者对新技术和新疗法了解不足,导致他们在紧急情况下不愿选择介入手术。实际上,对于急性心绞痛和急性心梗等患者来说,在发病后6小时内接受紧急介入手术是最佳选择。高达70%的急性冠心病患者由于各种原因选择了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我们需要改变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对于经济条件许可的患者来说,介入治疗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一些患者认为在放置支架后就能一劳永逸,这是另一个误区。虽然支架治疗能够改善血管局部狭窄,缓解心肌缺血,使心绞痛得到缓解,但患者有冠状动脉硬化的背景,其他部位同样会发生狭窄,危险性仍然存在。有些患者的血管病变较多,支架可能只放在了几个重要的部位,还有一些狭窄血管没有放置支架。即使放置了支架,患者也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根据医生的建议继续服药治疗。
还有一些患者认为只要化验结果正常就不需要服用降脂药,这也是一个误区。近年来,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即使血脂化验结果在正常范围内,是否需要进行降脂治疗也要根据个体情况来确定。对于某些患有心血管疾病或其他高危因素的患者来说,血脂水平可能仍然偏高,需要降低血脂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他汀类降脂药对于急性冠心病患者还可以起到稳定冠脉硬化斑块的作用,发挥除降脂以外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我们需要纠正这些错误认识,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率和治愈率。我们应该加强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新技术和新疗法的好处,了解支架治疗的原理和注意事项,以及了解血脂管理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冠心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