耍点小花招,让宝宝爱上吃饭
亮亮的一天
从宝宝小名亮亮开始说起,他是个活泼可爱的两岁半小男孩。从出生到现在,他的胃口一直不算太大,这让父母有些困惑。他们试过各种方法,威逼利诱,希望他能多吃点,但亮亮似乎总是对食物提不起太大的兴趣。这让父母不禁担忧,该如何让他爱上吃饭,多吃一些呢?
亮亮的一天,食谱和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早晨7点起床,先喝一杯150ml的配方奶,搭配一个馒头或蛋糕。然后,他会去姥姥家度过一个活动丰富的上午,室内玩耍,跑跳不停。
到了十点半,他会出去逛一圈,回家喝水,吃点水果或饼干。接着是午餐时间,半碗饭,搭配蔬菜肉泥。大人吃什么,亮亮一般也吃什么。午餐后,他会午睡两小时左右。
醒来后,他会再喝一杯配方奶或旺仔牛奶,吃点饼干水果。然后,他会在公园或家里继续玩耍,度过一个愉快的下午。晚餐时间,他会吃面条或米饭,搭配一些蔬菜肉类。有时,他还会在爸爸妈妈家再吃些菜和零食。
专家对亮亮的饮食习惯进行了点评。虽然亮亮的体重还在正常范围内,但长时间没有增长也让父母感到担忧。专家认为,亮亮的早餐相对单一,营养不足以支撑他上午的活动量。建议年轻的父母们多花些心思在早餐上,为其准备更丰富多样的早餐。早上的点心与午餐时间相距较短,可能会影响亮亮午饭的摄入量。建议将点心时间调整到上午十点左右,给宝宝添加水果和水。在午餐时,可以适量增加杂粮小馒头等。下午的点心可以选择酸奶、绿豆汤或坚果糊等,不建议宝宝过多食用饼干。点心要定量,不可随其多吃而影响晚餐食欲。晚餐是提供能量的重要一餐,要做到定时定量,并搭配蔬菜、豆类和肉类。回到父母家后,尽量不要再给宝宝吃大人的菜,因为大人的口味较重,可能对宝宝并不适宜。晚上不要给宝宝吃零食,尤其是膨化食品、腌制食品和甜食。睡前的奶可以改为水果较为合理。
很多父母认为宝宝的食欲不好就是厌食症,但实际上这存在一个误区。医学上对宝宝厌食症的诊断有一系列标准,包括厌食时间、食量和生长发育情况等。很多宝宝的饮食问题不能认为是“厌食”,更谈不上患了“厌食症”。父母在喂养宝宝时也要避免强迫与引诱的误区。当宝宝不吃饭或不愿吃某种食物时,不要强行喂食或采取填鸭式的方式。可以适当鼓励宝宝吃饭的积极性,比如表扬他等。最后要明白的是,宝宝的食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候多一点少一点也很正常。造成宝宝短时间内食欲欠佳的原因可能是生病、胃部受凉、摄入过多食物或高热量食物等。因此不必过分担忧宝宝的食量问题。只要保持合理的饮食安排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可。误解四:偶尔不吃某种食物即被视为偏食
宝宝们偶尔拒绝某种食物,背后隐藏着多重原因。或许是食物的色泽、味道未能吸引他们;或许是初次尝试时,父母即根据宝宝的短暂反应下了定论,导致日后宝宝逐渐养成不吃某种食物的习惯。实际上,宝宝的饮食偏好常常受到父母饮食习惯的潜移默化,父母自身的食物偏好可能影响宝宝的食物结构。
如何让那些“饭渣宝宝”也能爱上吃饭呢?这里有几个小妙招。
面对单调的白米饭,宝宝可能会感到乏味。可以尝试变换米饭的口味和颜色。比如,将白米与黑米、小米混合煮成“彩色米饭”,这样的色泽变化可能会吸引宝宝的注意。
如果宝宝对冰淇淋情有独钟,你可以尝试用水果和酸奶来制作健康的冰淇淋替代品。例如,用冰淇淋匙装上几块西瓜,再加上香蕉切片和香草酸奶,既能满足宝宝对冰淇淋的欲望,又能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同样,如果你打算给宝宝喝果汁,不妨将胡萝卜汁混入橙汁中,增加胡萝卜素的摄入。这两种果汁颜色相近,宝宝可能无法分辨其中的秘密。
粗粮是宝宝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常见的米和面,你还可以给宝宝尝试红薯等粗粮。在烹饪主食时,可以选择燕麦和杂粮混合的面粉来代替白面粉,以增加纤维含量。这些粗粮有助于宝宝的消化和健康排便。
对于宝宝不喜欢的食物,可以尝试变换烹饪方式,将其与宝宝喜欢的食物结合烧制。将不喜欢的食物处理得更细、更碎,以改变其外观而不改变其原味,从而分散宝宝的注意力,让他们更愿意尝试和接受。
宝宝的饮食偏好需要慢慢培养,父母可以通过创意和耐心来引导宝宝尝试各种食物。记住,多样化的饮食是宝宝健康成长的关键。(责任编辑:王海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