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抵抗住艾滋病毒吗?
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存在一部分艾滋病患者拥有超强的抵抗力。在近日于多伦多召开的第16届艾滋病问题国际会议上,研究人员布柳斯沃尔克提出了这一引人注目的现象。这些特殊的患者能够在没有借助任何抗病物的情况下,长时间抵抗艾滋病毒的侵袭,并将病毒在血液中的浓度控制在极低水平。
“防艾滋不能全靠套!”沃尔克强调,这种强大的抵抗力并非由于病毒本身的缺陷所致。在实际观察中,这些患者能够抵抗艾滋病的各种变种,即使与他们有密切接触的人已经感染甚至死亡。
沃尔克认为,这种对致命病毒拥有更高抵抗力的原因源于患者自身的机体特点。大规模地研究这些患者的基因特点可能会为抗击艾滋病带来新的突破。他在科学家大会上表示:“如果我们能明白这背后的机制,我们就能复制这一过程。”
在确诊为艾滋病后,通常并不会立即开始服用抗病物。只有在血液内的病毒数量达到一定水平时,才会开始治疗,这一过程通常会在感染后的最初两年内发生。
对于被称为“不寻常长病程”的艾滋病患者的观察最早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一些患者的身体症状开始恶化,而他们的血液中病毒数量却开始增加。在部分被观察的患者中,病毒数量始终保持在普通实验室设备无法检测到的水平,即每毫升血液中病毒数量少于50个。沃尔克正是将这类患者归为对艾滋病毒具有超强抵抗力的人群。
当人体血液中艾滋病毒数量超过每毫升2000个时,人就有可能患上艾滋病。而在严重发病期间,这个指标会增加数十倍。沃尔克医生观察到了一些特殊的患者约有200名在约15年内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毒阳性患者。他认为,这些人中的大多数更有可能安然度过一生,而非死于艾滋病。
这些特殊的患者并不需要定期与医生联系,因为他们不需要接受医疗观察。面对许多早已去世的朋友,他们有一种负罪感,因此许多人不愿意公开自己的病情。沃尔克医生呼吁,他在国际会议上的发声能够帮助他在美国和加拿大找到约800名这样的患者,在保密身份的情况下参与他的研究工作。
某些资料显示,在美国可能有高达2000名这样的人他们对艾滋病毒具有“超强抵抗力”。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一特殊现象,科学家们计划征召约100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这些患者需要抗病毒治疗,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能将病毒含量控制在每毫升血液中低于特定水平。尽管美、英基因学家已经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破解工作,使得征召志愿者进行深入的基因学研究成为可能,但这项研究仍然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分析每个志愿者的基因特点并与已知的人类基因变体信息进行对比将耗费巨大的费用。沃尔克对记者表示:“借助这项研究,我们有可能发现一些重要的东西。”通过研究得到的数据可能会加速抗艾滋病毒疫苗或药物的研发进程。
(实习编辑:萧锡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