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快乐相处学学新招数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一直是家庭中的一大挑战。来自上海,现居亚特兰大的婆婆贤珍,忍不住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我这媳妇虽然拥有博士学位,但在家里却似乎并未展现出相应的居家能力。带孩子、烧菜这些基本家务都不擅长,更别提勤俭持家这一传统美德了。”
在与家庭辅导师的交谈中,贤珍越说越气。她表示自己在家里不仅要带孩子,还要趁孩子睡觉的空档准备饭菜,一天下来腰都要累断了。好不容易到了晚饭后想与儿子聊几句家常话,媳妇却在一旁拉长脸色,显然是因为贤珍“霸占”了她的丈夫而感到不满。
贤珍并非那种陈旧的婆婆形象,她自己也受过高等教育,当年也上班、做家务,甚至独自带大几个孩子。现在的年轻人似乎被宠坏了。更让贤珍难以接受的是,她辛苦做好饭菜、抱着孙子等待儿女回家时,却常常接到他们的电话说临时有事不能回家吃饭。在她看来,这简直不像话,甚至觉得自己连保姆都不如。
在底特律地区的家庭辅导师顾韫女士表示,类似的情况在她所接触的案例中并不罕见。很多与儿子同住的婆婆们觉得,媳妇以女主人自居,而她们则仿佛成了听命干活的老妈子。
针对婆婆们的不平之声,顾韫女士和多位家庭辅导专家给出了建议。婆婆们需要想得开,学会放手。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能够自己做决定了,长辈们应该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角色从“家长”转变为“顾问”。对于家务小事,能忍则忍,不要过于计较。要多往好处想,多看年轻人可爱的地方,体谅他们的压力。
若实在觉得心里难过,也要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少插手孩子们的事情,对他们的决定少给“不请自来的忠告”。不要老是用“想当年”来与现在的年轻人比较,更不要在外人面前说媳妇的闲话。
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也是非常重要的。既然儿子选择了媳妇,婆媳关系就此注定。只要儿子喜欢,婆婆就要努力接受这个事实。还有什么能比儿子媳妇恩恩爱爱更能使家庭稳定和睦呢?
婆婆们需要将心比心。要了解母子之爱和夫妻之爱的呈现方式大不相同,不要把自己爱儿子的方式强加在媳妇身上。设身处地为媳妇想想,就会愿意让小两口有单独相处的空间了。
敏感度也是需要调控的。小两口偶尔的争执和气话并不代表就是因为婆婆而起。身为婆婆的你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过度联想,最好的办法是暂时离开现场。过度干涉儿女的婚姻或孙辈的教养问题往往会适得其反。
最重要的是要常存感恩与爱心。感谢媳妇让儿子结束了漂泊不定的单身生涯,照顾儿子的生活,并且不辞辛苦地生儿育女。常在儿子面前赞扬媳妇,这样媳妇一定会对婆婆更加敬重。
人心都是肉做的,婆婆多疼媳妇一分,就等于在“情感户头”里多存一笔款。只要“存款”充足,偶尔的小摩擦或误会也不会导致太大的矛盾,并且容易彼此沟通和谅解。
扩大生活圈也是一个好方法。来到海外生活的婆婆们可以参加教会或社区活动、读书、运动、交友、种花弄草等,这样就不会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家里,避免事事操心、事事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