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人 >>

惊?中草药竟是我国急性肝衰竭的首因

女人 2025-06-28 23:54性感女人www.xiang120.com

草药暗藏玄机,引发急性肝损伤需注意

民众钟爱各种偏方,不料却悄然引来了风险。一场由医学文献揭示的警报正悄然拉响:中草药成为引发我国急性肝衰竭的首要原因。这并非夸大其词,而是一个令人警醒的事实。据统计,目前已有超过900种的药物、毒素及草药被发现具有肝毒害作用。在我国,急性肝衰竭的患者中,因中草药导致的比例居高不下。

解放军第302医院的研究报告进一步证实,中草药是我国急性肝衰竭(ALF)的首要原因。研究者发现,即便在先进的医疗条件下,ALF的死亡率依然高达20%~40%。这其中,中草药的贡献不容忽视。尽管在美国和欧洲,化学合成类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是ALF的常见病因,但在我国,中草药却占据主导地位,占比高达约17%。

那么,中草药为何具有如此大的肝脏副作用呢?其可能的致病机制有二:一是间接危害,通过诱发免疫反应或药物交互作用导致肝损害;二是直接造成肝毒性。比如苍耳子和雷公藤,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们能够引发免疫反应,对肝脏产生损害,甚至导致肝衰竭。老年病患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特别谨慎。除此之外,马兜铃、八角莲等中草药也被提及可能导致肝伤害。

除了中草药外,还有一些药物或毒物同样具有导致肝衰竭的风险。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直接肝毒性,与剂量有关,以醋氨酚为代表;另一种是间接肝毒性,仅影响少数敏感人群。特别是剂量依赖性的药物如四氯化碳、黄磷等,过量摄入都可能诱发肝衰竭。

在此提醒广大民众,草药并非绝对安全。使用中草药时务必谨慎,避免盲目长期自行服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对于那些已知具有肝脏副作用的药物或毒物,更应提高警惕,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毕竟,健康无价,保护肝脏从我做起。让我们共同关注肝脏健康,远离潜在风险,享受健康生活。特异质性损肝药物

在医疗领域,存在一类被称为特异质性损肝药物的特殊药物,它们包括磺胺、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及氟烷等。这些药物因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在个体间的药物代谢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这类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中间代谢产物,这些产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当这些有毒的中间代谢产物在肝脏内累积到一定程度时,便可能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引发肝衰竭。这一现象尤其在那些具有特定药物代谢基因多态性的个体中更为显著。

近年来,随着结核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以及耐药菌株的增多,联合用药成为了治疗的一种常见策略。例如,异烟肼与利福平等药物的联合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抗疾病,但它们联合使用也更容易引发肝毒性。有研究报告指出,在6689例联合用药的患者中,有114例出现了肝损害,其中13例(占12.3%)发展成了肝衰竭,包括4例急性肝衰竭(AHF)和9例亚急性肝衰竭(SHF)。

利福平是一种药酶诱导剂,它能增强异烟肼在体内的生物转化。特别是在肝脏的内浆网中,利福平的存在会加速异烟肼转化为其毒性中间代谢产物乙酰肼。这种加速产生的乙酰肼在肝脏内的累积,进一步增强了药物的肝毒性。

对于使用这些药物的患者,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严密监测其肝功能状况。一旦发现肝功能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药物的使用,以避免进一步的肝损伤。在这个过程中,既要保证治疗的有效性,也要确保患者的安全。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