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过低过高致冠心病发作 三类体质易得冠心病
中医对冠心病有独特的理解,认为其发生与心、肝、脾、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心的气血阴阳不足,或肝的疏泄、脾的运化、肾的温煦滋养功能失衡,会导致痰浊、寒凝等病理产物阻塞心脉,使心脉不通,最终引发冠心病。
冠心病可分为心脉淤阻型、痰浊内阻型、阴寒凝滞型、气阴两虚型等证型。近年来,中医体质学说发现,气虚质、血淤质和痰湿质的人更易罹患此病。
人们通常认为寒冷季节是冠心病的高发期,但实际上,夏季冠心病也并不罕见,尤其在持续高温闷热的天气里,发病率会明显上升。这主要有五方面原因:
1. 夏季人体代谢旺盛,血液循环加快,散热增加,更多的血液流向外周血管,导致心脏的供血相对减少。
2. 高气温使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增加心脏负担。
3. 室内外温差大,导致冠状动脉剧烈收缩,易使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形成血栓。
4. 夏天出汗多,血液浓缩,血液粘稠度增加,易形成血栓。
5. 炎热天气影响睡眠质量,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脏耗氧量,提高心血管疾病发作风险。
冠心病患者除按医嘱服药、控制危险因素外,还需注意身体状况的变化。如出现胸闷、心慌等症状,要及时就医。要适时调畅情志,避免情绪激动。夏季是养阳的好时机,适当补阳可改善体质,预防冠心病。
特别地,气虚、血淤、痰湿三类体质的人更易患心脏病。气虚体质表现为语声低微、面色苍白、气短懒言等;血淤体质则表现为面色晦暗、皮肤粗糙、舌质青紫等;痰湿体质则表现为形体肥胖、胸闷、痰多等。
日常预防方面,因夏季出汗较多,血粘稠度高是冠心病的重要诱因,大量出汗还可能导致营养流失。要注意足量补水、补充电解质,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清淡饮食。推荐食用具有清热解暑、健脾化湿、养阴生津功效的食物,如苦瓜、丝瓜、冬瓜、黄瓜、番茄、芹菜等蔬菜,以及西瓜、李子、桃子等水果。银耳、薏米、莲子、蜂蜜等食物也是不错的选择。
保护阳气在夏季尤为重要。在中医理论里,心所对应的季节正是夏季。做好防护,适量补阳,可有效预防冠心病的发生。作为心脏健康的守护者,我们不仅要注重药物治疗,更要在日常生活中精心呵护。在饮食方面,除了避免过于热性的食物外,适量摄入凉性或平性的肉类,如鸭肉、鸡肉等,有助于滋养身体。金银花、菊花等草药具有清热解毒、清心利尿的功效,可在夏季泡水代茶饮用,为心脏提供清凉之感。
起居方面,夏季适量运动是疏通经络、增强心肺功能的良方。在气温相对较低的时候锻炼,既能享受运动的乐趣,又能避开高温中暑的风险。运动需适度,过量运动可能加重心脏负担。补水也是关键,以防血液浓缩。值得注意的是,运动后不可贪凉,避免饮用冰镇饮料、直接吹空调或电扇,以防血管突然收缩。
情志方面,中医强调肝主情志,情绪的波动可能影响肝的生理功能,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可能痹阻心脉,诱发冠心病。保持心态平和、心情舒畅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因素。
对于冠心病患者,保健之道在于综合调理。除了调整心态、清淡饮食、适当锻炼、避免贪凉外,药茶的辅助治疗作用也不容忽视。推荐一款药茶:刺五加子、决明子、枸杞、大枣和黄芪的组合,加水煎煮后代茶饮用。这款药茶对冠心病患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值得长期服用。
选择适合的运动对心脏的养生保健同样重要。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传统养生运动,其舒缓柔和的有氧运动方式能调和阴阳、振奋阳气、舒畅气机、舒筋活血。对于防治冠心病,这些运动值得一试。
心脏健康需要我们的全面呵护。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心态调整和药茶的辅助,我们能为心脏提供全方位的保健。让我们在享受生活的也为心脏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