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吃什么吐什么怎么办
胃肠炎是一种常见消化疾病,常常引发腹泻和呕吐等不适症状。患者日常需关注饮食健康,以缓解不良症状。当胃肠炎患者出现吃什么都消化不了、呕吐的情况时,应如何应对呢?让我们深入了解下。
目录
如何分辨是否患有肠胃炎
肠胃炎吃什么吐什么怎么办
肠胃炎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肠胃炎的病因
肠胃炎的诊断与鉴别
如何分辨是否患有肠胃炎?
一、肠道外症状:多见于急期病人。
1. 关节症状:与腹泻伴发的关节疼痛,呈非侵润性,不会遗留退行性病损或功能障碍。
2. 皮肤症状:常见于小儿,包括结节性红斑、脓皮症、坏死性丘疹等。
3. 眼部症状:可能出现虹膜炎、色素层炎、葡萄膜炎表现。
4. 肝的症状:肝脏不适或隐痛是本病的一种常见表现,肝损害与病变程度和范围呈平行关系。
二、消化道症状:
1. 腹泻:主要症状,反复或持续不愈,粪便性质各异,常有粘液脓血便。
2. 腹痛:腹泻严重时多伴腹痛,痛则泻,泻后痛减。
3. 出血:轻重不一,轻者混在便中,重者鲜血下流,甚至休克。
4. 里急后重:直肠炎的主要症状。
5. 消化不良:厌食、上腹部饱胀感、恶心呕吐、嗳气吞酸等。
三、全身症状:
1. 发热:多数见低热,中度发热,或见高热、惊厥、昏迷等。
2. 消瘦:中、重度病人症状,与长期腹泻、便血、摄入过少、发热消耗有关。
3. 水肿:部分持续发作者可表现为踝以下水肿,与低蛋白血症有关。
肠胃炎吃什么吐什么怎么办?
1. 肠炎初期,建议吃流质食物如大米粥、藕粉等,以补充体内水分、维生素和电解质。
2. 好转期,可进食容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细面条、蒸蛋羹等。此时不宜喝牛奶和吃大量糖,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3. 恢复期,要注意节制饮食,避免过早进食油腻、生冷坚硬食品,如芹菜、韭菜等。随着病情好转,可逐渐按正常饮食进餐。
肠胃炎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1. 急性肠胃炎在夏秋两季发病率较高,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
2. 腹泻程度轻重不一,轻者每日排便数次,重者每1至2小时一次,甚至出现大便失禁。
3. 直肠严重受累时,可出现里急后重感,粪质多为糊状,混有大量黏液,并可能带有脓血。部分患者的便鲜血病变仅限于直肠,容易被误认为是痔出血。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肠胃炎的病因、诊断与鉴别等方面的问题。肠胃炎深度解析
病因篇
肠胃炎的成因多元且复杂,深入了解其根源有助于预防与治理。
1. 细菌感染:约占35%。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途径,特别是那些未煮熟或半熟的食物,容易携带细菌。葡萄球菌、沙门杆菌等,常源于处理食品的人员。其中,弯曲杆菌在污染的禽类、肉类及鱼类中尤为常见。值得注意的是,大肠杆菌虽有多种,大多对人体无害,但也有几种能引起初生婴儿的急性胃肠炎,这种感染在育婴室中尤为常见。
2. 病毒感染:占25%。轮形病毒、腺病毒、肠病毒、手足口病毒等均可引起胃肠炎。这些病毒感染通常在短时间内即可发病。
3. 食物感染:占20%。部分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毒素,如紫杉、某些茄属植物、牵牛花及七叶树等,都可能引发肠胃炎。马铃薯的嫩芽也是有毒的。
4. 化学因素:占15%。如砷、铅及杀虫剂等有毒化学品,若被人体摄入,可在数小时内引发肠胃炎。
5. 疾病感染:占5%。如阿米巴病、梨形鞭毛虫病等也会引起胃肠炎症状。
诊断鉴别篇
肠胃炎的症状多样,正确的诊断有助于及时治疗和预防。
1. 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是肠胃炎的主要表现。
2. 全身症状:严重时,病人可能出现发热、失水、酸中毒、休克等症状,甚至可能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3. 体征方面:早期或轻度病例可能无明显体征,但检查时可在上腹部或脐周发现轻微压痛,肠鸣音常明显亢进。
大便常规检查及粪便培养、血白细胞计数等医学检查手段也有助于肠胃炎的诊断。
疾病百科深度解读
胃炎是胃黏膜的急性和慢性炎症,常常伴随着上皮损伤、黏膜炎症反应和上皮再生。作为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胃炎的治疗和预防都至关重要。挂号科室主要为消化内科。
对于胃炎患者,日常生活中需要特别注意饮食,避免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洋葱、生蒜、胡椒粉等。胃炎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联,因此全面的诊断和治疗都非常重要。
相关医院推荐(更多医院请自行查询)
北京安达医院、汕头市潮阳棉西医院、南阳油田家庚中医院、濮阳中原肛肠病医院等。就医时请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医院和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