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话题:阻碍女性事业发展的是重要因素
性别薪酬差距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女性为何挣钱少于男性”这一话题在社会科学的领域内一直是讨论的焦点。保守派认为这是因为女性倾向于选择花费更多时间于家庭和抚养孩子,因此在学业和职业发展的追求上相对动力较小。而自由学派则更多地强调性别歧视的存在。学术界对于这两种观点一直争论不休:究竟哪一种因素起主导作用是女性自身的选择还是职场中的性别歧视?
最近的一项研究采用了富有创意的方式重新审视这一问题。该研究跳出常规框架,将焦点从传统的常数值转移到变量上,特别是尝试设想如果性别本身能够成为变化的要素会怎样。芝加哥大学的社会学家克里斯汀斯科特与纽约大学的经济学家马修维斯沃尔发现,在美国的公司环境中,性别歧视的现象显著存在。
他们的研究指出,当经历了性别转变的女性(FTMs)与男性转变为女性(MTFs)在工作中的表现进行对比时,FTMs的收入平均上涨了1.5%,而MTFs的收入却减少了32%。这一发现清晰地揭示了一个事实:在社会中,性别身份的转变对个体的经济待遇产生了显著影响。这一研究成果被发表在《经济分析和政策》杂志上。
在这项研究中,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拥有相似的教育背景并做出了职业选择。他们在变性后,有的选择留在原单位,有的则选择更换工作。不论是否公开自己的变性身份,他们的薪酬模式都呈现出一种清晰的趋势:新出现的“女性”遭受薪酬的惩罚,而新出现的“男性”的薪酬则有所增加。
虽然这一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但它也揭示了一个更广泛的社会问题背后的复杂性。在拉塞尔塞奇基金会出版的《性别重要性之式微》一书中,布劳和卡恩的研究表明,即使女性的受教育程度高于男性,她们在工作中的收入仍然低于男性。性别歧视和女性选择的“更女性化”职业是主要原因之一。当他们分析过去的数据时还发现,性别薪酬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一差距已经有了显著的缩小。
斯科特的进一步调查揭示了一些有趣的观察结果。一位由女性转变为男性的律师分享了他在身份转变后的经历。当他还是“苏珊”时,她经历了职场上的性别歧视和待遇不公。当她转变为男性后,她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另一位由女性变成男性的斯坦福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也讲述了类似的经历。这些故事背后揭示了职场文化和社会认知对个体身份转变后经济待遇的影响。斯科特的调查指出,MTFs倾向于在工作中保持他们的男性优势以获得更多认可,而FTMs可能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歧视压力。一些人由于性别身份的特征而受到歧视或待遇不公的情况仍然存在。这一发现警示那些正在考虑变性的人必须深思其可能的经济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