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盛夏流行喝莲子汤避暑

健康饮食 2025-07-03 03:34饮食健康www.xiang120.com

炎炎夏日,伏日时节,古人亦有独特的消暑方式。汉代初始,便有通过饮食避暑的习俗。但最初的“烹羊炮羔,斗酒自劳”,更多地是一种劳动之余的休闲方式,目的是消除疲劳。到了南北朝时期,伏日饮食避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据史书记载,“伏日进汤饼,名为避恶”。这里的汤饼,虽非清凉食品,但吃下一身汗,却可带走体内大量热能,成为古人避暑的良方。

明清以来,莲子汤成为伏日最受欢迎的消暑食品。《帝京岁时记胜》载,六月盛暑,人们喜食清新之物,尤其是莲子。莲子不仅味美,更有补脾涩肠、养益肾的功用。夏日饮莲子汤,既能补中强志,又能养神益脾,尤其对于中老年人而言,轻身益气,令人强健。

而在清朝的北京,伏日选择中草药避暑是一大特色。人们会食盛馔异日谓之“贴伏膘”,或煎苏叶、藿叶、甘草等汤,于市舍之,称之为暑汤。其中苏叶,即紫苏叶,具有发表散寒、理气宽中、化痰止咳的功效。而甘草,则具有缓中补虚、泻火解毒的作用。夏日饮用这些中草药熬制的汤,不仅清凉解暑,更有益身体健康。

随着时代的变迁,虽然消暑方式多种多样,但这些古老的习俗仍然充满了智慧与魅力。它们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中华民族丰富的饮食文化。在这个炎炎夏日,不妨回溯这些传统习俗,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趣。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