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饮食三原则(图)
冬季的严寒,让人不得不重视身体的保暖与调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遵循三大原则,通过合理的饮食安排,达到保温、御寒和防燥的效果。
我们要注重补充热源,增加热能的供给,以提升身体对低温的耐受力。我们的饮食中应包含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特别是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瘦肉、鸡鸭肉、鸡蛋、鱼、牛奶、豆制品等都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它们不仅能够为我们提供必需的能量,还能帮助身体更好地抵御寒冷。
我们需要多摄取含蛋氨酸和无机盐的食物,以进一步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蛋氨酸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系列适应寒冷所需的甲基。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人体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会增加,脂肪代谢也会加快。合成肌酸及脂酸、磷脂等都需要甲基的参与。我们应该多食用含蛋氨酸丰富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酵母、乳制品以及叶类蔬菜等。医学研究指出,人体怕冷与饮食中无机盐的缺乏密切相关。我们还应该多摄取含根茎的蔬菜,如胡萝卜、百合、山芋、藕以及青菜、大白菜等,这些蔬菜的根茎含有较多的无机盐。钙的摄取也至关重要,它影响着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牛奶、豆制品、虾皮、海带等都富含钙质。
为了防止口角炎、唇炎、舌炎等的发生,我们还要多吃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寒冷的气候使得人体的氧化功能加强,维生素代谢也发生明显变化,容易导致皮肤干燥、皲裂等问题。我们需要在饮食中及时补充维生素B2,它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鸡蛋、牛奶、豆类等食物中。动物肝脏、胡萝卜、南瓜、红心红薯等食物富含维生素A;新鲜蔬菜和水果则是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
让我们在寒冷的冬季,通过合理的饮食安排,保持身体的健康与活力吧!(实习编辑:巫景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