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粘膜切除治疗表浅胃肠肿瘤生存率高
在一期胃肠内镜杂志上公布的研究表明,内镜粘膜切除术(EMR)在治疗表浅胃肠肿瘤方面表现出强大的潜力。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这种技术能够完全移除肿瘤,呈现出令人满意的术后生存率。值得注意的是,该技术的出血率略高于标准的息肉切除术。EMR有时会导致患者的肿瘤病理分期发生变化。针对这些发现,需要长期的跟踪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宾夕法尼亚大学附属医院的Ahmed NA博士指出,EMR作为胃肠道表浅肿瘤切除的新选择,虽然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但其安全性、疗效及临床预后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此次研究采用了大量的实际数据来深入EMR的并发症以及完全切除病变后癌变或高度发育不良患者的生存情况。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在45个月内进行的EMR手术数据。结果显示,在92例患者中,共切除了101处病变。这些病变包括腺瘤、高度发育不良的粘膜内癌和难以确定的可疑病变等。这些病变发生在食管、胃、十二指肠、直肠和结肠等多个部位。其中,吸引头辅助技术和盐水溶液辅助切除技术分别被用于不同比例的患者中。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EMR技术带来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术后也存在并发症。出血是EMR的唯一并发症,包括急性出血和晚期出血两种类型。研究还发现,EMR导致部分患者的组织学分期上调至癌变或高度发育不良。尽管如此,对于完全切除的腺癌患者,其平均无瘤生存期达到了令人鼓舞的29个月。
内镜粘膜切除术(EMR)作为一种先进的医疗技术,为表浅胃肠肿瘤患者带来了希望。尽管存在一些挑战和潜在风险,但其在治疗胃肠道表浅肿瘤方面的效果已经得到了证实。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我们期待在未来看到更多的成果和改进。此文内容。湘120健康网合作请联系:湘120健康网或湖南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