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及常见症状
乳腺癌骨转移的常见部位包括胸椎、腰椎、骨盆、肋骨以及股骨等。这些部位之所以成为乳腺癌骨转移的“重灾区”,主要是因为它们富含红,是造血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肿瘤细胞容易侵袭的对象。当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这些骨骼部位时,往往会形成溶骨性病变,极少数情况下会发生成骨性改变。
在医学诊断中,放射性核素扫描(ECT)成为初筛骨转移的首选方法。它比X线平片更加敏感,能够在早期阶段就捕捉到骨转移的迹象,甚至在临床症状尚未显现时就能发现骨代谢的异常。但值得注意的是,ECT的特异性有待提高,它无法准确区分骨良性病变和恶性肿瘤转移。在诊断过程中必须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以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一旦通过ECT扫描发现异常,应立即针对可疑骨转移灶部位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磁共振成像(MRI)扫描、CT扫描或X线平片。这些检查手段能够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信息,有助于准确确诊骨转移。
乳腺癌骨转移是病情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当肿瘤细胞转移至骨组织时,意味着癌症已经进入了晚期。据统计,乳腺癌患者中骨转移的发生率高达65%-75%,而首发症状即为骨转移的患者占比也不低,约为27%-50%。骨转移会引发病理性骨折、疼痛、脊髓压迫等一系列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早期阶段,乳腺癌骨转移的症状往往非常隐蔽,可能无任何症状或体征。但随着癌细胞的扩散和侵袭,患者可能会感到轻微的疼痛。当肿瘤细胞广泛转移破坏骨组织、侵犯骨膜或形成病理性骨折时,疼痛会加剧。疼痛成为了进展期乳腺癌骨转移的典型症状之一。除此之外,长骨转移可能导致病理性骨折;脊椎转移时,肿瘤甚至可能突入髓腔或造成病理性压缩性骨折,最终压迫脊髓,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