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叶酸能预防胃癌吗
叶酸,作为B族维生素的一员,是我们人体无法自主合成的关键营养素。它主要存在于我们日常所摄取的蔬菜和水果中。一旦我们的膳食中缺乏足够的叶酸,就会引发叶酸缺乏的状况。这不仅会扰乱DNA甲基化的过程,还会削弱DNA修复机制,与各类肿瘤的发生有着紧密的联系。
近期美国的一项研究深入了饮食营养摄入与食管癌等疾病的发病风险,结果显示,相较于叶酸摄入量较高的人群,那些叶酸摄入较低的人群患食管腺癌、食管鳞癌、贲门癌等的风险明显高出数倍。我们的研究也发现,胃癌患者的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存在普遍降低的现象,而血浆叶酸水平较低的患者则表现出更低的甲基化状态。这为我们揭示了叶酸在胃癌发生机制中的重要作用甲基化作用的减弱。
叶酸是DNA合成与修复不可或缺的原料。缺乏叶酸会导致尿嘧啶的甲基化过程受阻,使得尿嘧啶错误地接入DNA链上。这样的错误会被DNA糖酶识别并切除,从而在DNA上形成无法修复的双链断裂。这种断裂的DNA双链会诱发细胞基因突变,最终可能形成肿瘤。补充叶酸有助于降低DNA中的尿嘧啶浓度,从而减少染色体断裂的发生。
在化学致癌剂ENNG诱导的犬胃癌研究中,通过叶酸的补充,明显降低了胃癌的发生率,且癌肿体积显著小于未补充叶酸对照组。我们长达7年的临床干预和随访研究也证实,叶酸治疗在改善肠化和异型增生方面有着显著疗效。
叶酸不仅在改善病理组织学上表现出其重要作用,而且在纠正DNA甲基化紊乱方面也有着密切联系。值得注意的是,叶酸在肿瘤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双重调节作用。在正常上皮组织,缺乏叶酸可能促使其向肿瘤发展,而适当补充叶酸则有助于抑制其转变。对于已经进展的肿瘤,补充叶酸可能会产生促进作用。对于叶酸的补充,我们需要严格控制其剂量和干预时间,以确保其成为安全有效的胃癌预防措施,而非盲目补充。
叶酸在人体健康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们应当关注叶酸的摄入,确保足够的叶酸摄入以维护我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