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病人不应重治疗轻康复
癌症病人的治疗与康复:生命之花需要全面呵护
在最近召开的“首届全国肿瘤病人社会心理关怀学术研讨会”上,透露出令人深思的数据:癌症病人中,高达80%的生命损失并非发生在治疗期,而是在康复期。这让我们认识到,癌症治疗中,除了临床治疗外,康复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揭示了一组调查数据:癌症病人的人均医药费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生命一个月的短期治疗。而事实上,许多癌症病人在经过手术、化疗等治疗后,忽视了康复期的特殊重要性。专家认为,如果病人在肿瘤防治知识方面有所了解,重视康复期,那么许多生命或许可以得到挽救。
对于癌症,我们需要了解其高危人群的特点,比如吸烟人群、患肝硬化或慢性胃病的人群以及长期从事夜班工作的妇女等。这些人群更需要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定期进行体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现实中大多数人对这一点却不以为意,等到疾病被确诊时,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著名肿瘤专家吴孟超院士对此感到痛惜,他提到许多病人在入院诊断时已是晚期,此时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已十分有限。此时的治疗费用高昂,且病人的生活质量极低。以乳腺肿瘤为例,如果早期发现与治疗,费用相对较低,且治疗效果更好。
除了生理治疗外,心理康复同样重要。许多癌症病人在治疗后对康复期的特殊治疗缺乏认识,甚至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整体康复的“第二治疗”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病人调整生理机能,特别是免疫机能,改变机体内利于肿瘤生长的环境,有效地防范癌症的复发、转移和再生。
上海市癌症康复俱乐部创立的群体抗癌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注重康复期的心理治疗,使病人科学对待康复期,延长生命。目前全国肿瘤医院中设立康复科的医院寥寥无几,肿瘤康复尚未进入学科建设的主流,这使得许多癌症病人忽视心理康复的重要性。
我们必须认识到,癌症的治疗与康复是一个长期、全面的过程,需要病人、家属、医生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们不仅要重视临床治疗,更要重视康复期的特殊治疗,包括心理康复、生活方式的调整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对癌症的全面控制,让生命之花更加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