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an手术后护理,癌症治疗方法
Fontan手术是一种特殊的生理矫治手术,针对无法根治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畸形。手术将右心房与肺动脉连接,恢复正常的血液循环。术后护理是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护理过程中,体位的选择至关重要。患者被置于监护室的特定体位,上半身抬高45°,下肢抬高30°,呈“V”形,维持2至3天,有助于腔静脉血液回流,增加肺循环血量。随着生命体征的稳定,患者逐渐恢复半卧或平卧位。
呼吸管理在Fontan手术后尤为关键。正确的呼吸机应用和呼吸道管理有助于患者的顺利康复。呼吸机的设置原则是以保持最小的肺血管阻力和胸内压,确保肺循环血量和心排量。注重呼吸机设置与血气监测的协同作用。气管插管期间的呼吸道护理至关重要,妥善固定插管,避免过深或过浅,保持呼吸道通畅。拔管后,采用面罩吸氧,定时进行肺部体疗,协助排痰。
在Fontan手术中,容量的监控也是一项重要任务。与其他心脏手术不同,Fontan手术后右心系统失去了心室泵的作用,需要依靠较高的中心静脉压来维持肺循环。对CVP和PLA的监控要保持在特定范围内,以确保肺循环血量。
在并发症护理方面,低心排、室上性心律失常和低氧血症是Fontan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对于低心排,持续监测桡动脉压,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来维持平均动脉压。室上性心律失常则需要密切监护心电图变化,维持窦性心律,并注意电解质平衡。对于低氧血症,采取多种措施包括物理降温、保护皮肤、观察体温与心率关系等,同时常规术中安置房室顺序心外膜起搏以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
Fontan手术后的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责任心。通过细致的护理和严密的监护,确保患者顺利康复。针对此类病人的护理过程,必须做到精准而迅速。我们需要及时发现病人的问题并明确其原因,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在护理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我们需要迅速且彻底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确保呼吸畅通无阻。
呼吸机的应用也需合理且精细。我们采用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及低潮高频的通气方式,在不影响肺循环的前提下,运用低呼气末正压,其范围控制在0.196~0.392 kPa,以减轻肺间质水肿,维持肺的膨胀状态。我们需要定期检测血气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的各项参数,确保病人的呼吸功能得到最优化的支持。
胸腔积液是Fontan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当病人出现胸腔积液时,胸腔引流量会增多,持续时间较长。部分病人甚至会出现头面部及下肢软组织水肿,这种情况与术后静脉压力增高、淋巴回流受阻有关。对于这类病人,我们需要延长胸腔引流管的拔管时间,并经常帮助病人变换体位,确保引流管的通畅。
饮食也是护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我们需要给予病人高蛋白饮食,并考虑给予血浆、白蛋白或氨基酸等支持治疗,以提高病人的胶体渗透压,减少渗出。通过这些精心细致的护理措施,我们期望能够帮助病人更好地度过术后恢复期,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