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胫骨骨折的诊治方法
胫骨骨折是长管状骨折中常见的一种,特别是在宝宝群体中更为普遍。
这种骨折主要由两种原因造成。直接暴力,如重物打击、撞伤或车轮轧伤等外力作用,这是导致胫骨骨折的直接原因。间接暴力也不容忽视,比如从高处摔下、摔伤或滑倒等也可能导致胫骨骨折。
在胫骨骨折中,中下1/3部的骨折最为常见,而宝宝们尤其容易在此部位发生一种特殊的骨折青枝骨折。青枝骨折的特点是在胫骨中下1/3部出现斜形或螺旋形的裂缝,骨折端并无移位。
当宝宝的小腿遭受外伤后,如果出现局部肿胀、压痛及骨擦伤,就应该考虑是否存在骨折。严重移位的患者,甚至可能出现肢体短缩、成角或足外旋畸形。特别要注意的是,宝宝胫骨中下部1/3的青枝骨折或裂纹骨折的症状是非常轻微的。受伤后,宝宝可能会表现出跛行,或者拒绝站立或行走,局部肿胀可能并不明显。只有与健康的肢体进行仔细对比,才能发现轻微的肿胀。但在胫骨中下1/3处会有一个明显的压痛点,足跟叩击痛也多为阳性。此时应考虑骨折的可能性,通过X线检查可以明确是否有骨折及其类型、部位和是否有错位。
对于胫骨骨折的治疗,恢复小腿的负重机能是首要原则。对于严重的成角畸形与旋转畸形,必须予以矫正。错位的骨端需要经历复位、固定、牵引等治疗。而对于宝宝常见的胫骨中下1/3青枝骨折(或裂纹骨折),治疗则相对简单。由于这种骨折没有明显的移位,因此无需强求复位。通常使用石膏托和小夹板进行外固定约6周,骨折基本就能愈合了。
每一位遭遇胫骨骨折的宝宝,都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照顾。在恢复期间,不仅要注重治疗,还要注意饮食、休息和护理等方面的配合,让宝宝尽快恢复健康。对于预防胫骨骨折的发生,我们也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让宝宝们了解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小腿,避免发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