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流危险 并非正确避孕方法
曾经,育龄妇女在避孕失败后,总是期盼着有一种安全可靠的止孕方法。如今,这样的方法终于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口服药物,如米非司酮等,已经为无数妇女解决了烦恼,深受欢迎。如果使用不当,也可能引发严重的反应和并发症,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米非司酮,也称作Ru486,是一种新型的抗孕激素药物。它能够诱导流产,终止早孕。单独使用时,其有效率高达65%-85%。而与米索前列醇联合使用时,成功率更是高达95%以上。这种药物特别适用于尿妊娠试验呈阳性且孕期在49天以内的孕妇,孕期越短,效果越好。
米非司酮并不适用于所有孕妇。对于那些伴有心血管疾病、痉挛性、某些肝病、高血压、青光眼、肾功能不全、异位妊娠、溃疡性结肠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长期使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以及2型糖尿病等的孕妇,是严禁使用米非司酮的。
一般情况下,孕妇在服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后,大约2-3天,子宫腔内的胚囊即可排出。孕妇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乏力、腹痛等反应。而子宫中的蜕膜组织通常需要2周左右才能完全排出。如果流产成功,出血会停止。流产后15天,孕妇需要到医院复查,通过B超检查和尿妊娠试验来确定流产效果。如果出现流产失败或不全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人工流产或刮宫手术。
有些人对这种药物的利弊并不了解,随意使用,结果导致了一系列危险情况。有的孕妇在家中自行服药流产,未见胚囊排出后突然发生腹痛休克等症状,经医生诊断为宫外孕;有的孕妇虽在医院做药物流产,但急于出院,导致大出血和紧急手术刮宫;还有的孕妇在药物流产后阴道持续出血长达40余天,企图借助月经排出残留组织而未及时刮宫,导致大出血等严重后果。因此必须强调,药物流产不是常规的避孕方法,而是一种补救措施。必须在医生监护和指导下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孕妇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切勿因为错误的认识而擅自在家服药流产。
同时我们也要明白,药物流产仅仅是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之一。它并不能替代有效的避孕措施。许多妇女特别是未婚妇女存在一种误解,认为药物流产如同月经来潮一般不会影响健康。因此不重视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一旦发现怀孕就要求药物流产。甚至有的妇女在一年内多次进行药物流产这无疑会对健康造成损害。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药物流产的严重性并正确使用它作为一种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而不是常规的避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