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 严防病从口入
急性肠胃炎是一种让人难以忍受的病症,一旦发作,疼痛难忍。急性肠胃炎在盛夏时节尤为高发,由于气温高湿度大,食物容易腐败,极易引发肠胃问题。
细菌性急性肠胃炎是由摄入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的。其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具有潜伏期短、突然爆发、来势凶猛等特点。90%以上的病例发生在7、8、9三个月,这主要是因为食品在加工、运输、贮存、销售、制作等过程中忽视了食品卫生,导致交叉感染。常见的细菌有沙门氏菌、变形杆菌等。预防这种肠胃炎的关键是加强饮食卫生管理,防止食品污染。
旅游性腹泻则是在旅游中发生的急性感染性腹泻。这种病症常常因为摄入受污染的食物、饮料和饮水而发病,病源菌主要是各种类型的大肠杆菌、病毒等。其症状包括水样便、腹痛、腹胀、呕吐等。在旅游过程中,一定要牢记“病从口入”,严把食品卫生关。
除此之外,还有大肠杆菌肠炎、菌痢、冰箱性肠炎等。随着冰箱的普及,冰箱性肠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冰箱内的食品要生熟分开,进食前要重新烧熟烧透,以防病从口入。
对于急性肠胃炎的家庭防治,首先要严防病从口入。搞好饮食、饮水卫生和粪便管理,大力消灭苍蝇是预防该病的根本措施。可以用醋和大蒜消毒食物,外出就餐时向服务员要一碟醋和几瓣蒜,蘸着醋就着大蒜可以有效预防细菌感染。
如果不幸被细菌感染,需要多喝液体来补充因呕吐腹泻而失去的水分,并避免脱水。也需要补充电解质,因为呕吐和下痢都会流失重要的电解质钾、钠及葡萄糖。避免服用制酸剂,因为制酸剂可能会使细菌快速且大量地繁殖。不要急于止泻,因为下痢是体内正在排出毒素的表现,在某些情况下止泻可能会干扰体内对抗感染的能力。如果需要服用药物,最好先向医师咨询。对于抗生素的使用也需谨慎,应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在康复期间,饮食要清淡,逐渐恢复。先从易消化的食物开始,如麦片、稀粥、布丁、饼干或高汤等。避免高纤、辣味、酸性、油腻、多糖、乳品等刺激性食物。只有真正了解了急性肠胃炎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愈它。遵循身体的自然节奏,给予胃L-2天的缓冲期,让其恢复正常的运作。在这短暂的时光里,我们需要更加关注身体的营养补给。
补充必需营养素
①钙的补充
每天需要摄取1500毫克的钙质。钙质是维护我们骨骼健康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有助于粪便成形。别忘了配合每天-1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
②消化酶
用餐时记得补充消化酶。这些酶主要来自胰脏,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分解食物,让消化过程更顺畅。
③镁的作用
每天摄取1000毫克的镁。镁不仅帮助钙的吸收,更有助于维持身体的pH酸碱平衡。在睡前服用鱼油、洋车前子或燕麦麸的4胶囊,这些都有助于粪便成形。
④不饱和脂肪酸的奥秘
按照产品指示摄取适量不饱和脂肪酸,这也会对粪便成形有所帮助。
⑤××营养素的保护
每天摄取-1000国际单位的××营养素,它能有效保护我们的结肠壁细胞膜,为肠道健康护航。
我们也要警惕一些可能的危险信号:
危险讯号
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与医生取得联系:
吞咽困难、说话困难或呼吸困难,视力出现变化,肌肉衰竭或麻痹,尤其当这些症状在食用罐头或虾贝类后出现。当体温超过了37.8℃,也需要立即寻求医疗帮助。严重呕吐,无法吞咽任何液体也是紧急警示信号。严重下痢持续超过1-2天,也需要引起注意。持续的局部腹痛、虚脱症状,如严重的口渴、口腔干燥或减少排尿,以及下痢带血,都是需要及时就医的征兆。
***由实习编辑李素素整理发布,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