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研究哈欠传染现象 关系越近“传染性”越强
分亲疏:哈欠传染的心理奥秘
在一项引人入胜的研究中,意大利萨大学的伊万诺斯亚和伊丽莎白帕拉吉领导的研究小组征募了来自不同国家的109名志愿者,深入观察他们的日常活动,以记录哈欠传染的现象。
研究结果显示,直系亲属间打哈欠最容易传染,随后是朋友间,相识但不熟的人和陌生人间则较难。研究人员在美国《学公共卷》网络版7日的报告中写道:“相较于朋友和亲属,陌生人和认识但不熟的人对哈欠的反应较慢。”报告进一步指出:“我们的研究显示,哈欠传染主要受个体间感情亲密程度的影响,而非性别、国籍等其他变量。”这一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交互动中一个有趣的侧面。
关于哈欠传染现象的深层次含义,学者们普遍认为这可能暗示着压力或厌烦。诺斯亚和帕拉吉认为,与微笑一样,哈欠是移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所谓移情,是指能够深入他人主观世界,理解和感受对方情感的能力。(ABC)在报道中援引了他们的观点:“哈欠传染受到两人之间移情纽带的影响。”这一观点为哈欠这一日常行为赋予了更深层的心理含义。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支持哈欠与移情关联的例证。例如,人们从四五岁开始就会受到他人哈欠的传染,这个年龄段正是情绪识别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那些容易受他人哈欠影响的人,通常更擅长通过他人的面部表情来猜测对方的心思。这些发现进一步证实了哈欠与人际互动、情感传递之间的紧密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许多动物如蛇、鱼、狗等也会打哈欠,但只有人、猩猩和狗之间会相互传染打哈欠。英国伦敦大学伯学院的一项研究甚至发现,在一个房间内放置的29条狗中,当屋内一名男子频繁打哈欠时,有72%的狗开始模仿这一行为。其中一条牧羊犬甚至在几分钟内打了五个哈欠。研究人员认为,这种能力有助于宠物犬与主人之间建立深厚的友情。这些实例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哈欠传染现象的理解。
从这项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看似简单的打哈欠行为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心理和社会互动机制。通过深入研究这一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情感的传递和共鸣过程。(责任编辑:龚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