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酸不都是胃的错
我父亲的身体与疾病对抗已有六年之久。最近,饭后和夜间的反酸、“烧心”状况明显加重。他以为只是老病复发,便自行服用了一些胃药。起初,症状稍有缓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酸液直冲天灵,让他连安稳的睡眠都难以拥有。这一切究竟是何原因?
反酸、“烧心”的现象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健康警报。这一症状可能是某种消化道疾病的信号,如若不及时接受有效治疗,长期的病痛折磨不仅对身体造成伤害,还可能引发严重的精神压力。据统计,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中,有60%至80%是风华正茂的中青年人。这一疾病的发生与现代人面对的高压生活、精神紧张及不规律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上消化道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它的成因在于胃和十二指肠的内容物逆流进入食管,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食管炎症。在所有的消化系统疾病中,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炎和溃疡病,位列第三。但这一疾病的成因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长期的精神压力、久坐不动、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都可能引发消化系统神经调节功能的紊乱。这种紊乱导致食管与胃之间的“阀门”括约肌变得松弛。在进食后,这个“阀门”无法正常关闭,引发反流。由于胃内的环境呈高酸状态(pH值为3左右),而食管黏膜无法承受这种高酸物质的刺激,从而导致反酸、“烧心”、呕吐等症状的出现。长期如此,食管还可能出现糜烂、溃疡、出血、变硬、变窄等病变,甚至有可能发展为食道癌。
值得注意的是,胃炎患者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都会出现反酸、“烧心”的症状,但它们背后的原因却截然不同。胃炎的反酸、“烧心”是因为胃酸分泌过多进入食管导致的,而反流性食管炎则是由于“阀门”松弛,使胃内高酸物质反流进入食管所引起的。反流性食管炎的酸液常常会反流至口腔,令人难以忍受。
每当饭后,由于胃内食物增多,加之夜间全身肌肉和神经的放松状态使得“阀门”更加松弛,再加上平躺时胃内容物失去重力作用,反流性食管炎的反酸、“烧心”症状在饭后和夜间尤为加剧,让人寝食难安。
面对这样的健康问题,我们不应掉以轻心。如果你或身边的人出现类似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实习编辑:陈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