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问题
重视儿童青少年心理抚养:早期识别和应对心理疾患
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焦点。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的到来,为我们再次敲响警钟。据部分地区的调查结果推测,中国至少有一亿人患有各种精神障碍,而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疾病识别率仅为五分之一。这背后隐藏的是家长们对儿童心理问题的漠不关心,以及对精神卫生知识的匮乏。
“任何成人精神疾病都能看到儿时的影子。”专家郑毅的这句话揭示了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性。许多家长在孩子表现出不爱学习的行为时,往往采取的是增加学习负担的方式,却忽视了孩子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郑毅教授指出,青少年精神卫生问题严重、抑郁症高发与不正常的教育模式有着必然的联系。家长在孩子的敏感期未能给予足够的教育和引导,导致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容易采取极端行为。
回想起那些令人震惊的儿童极端行为事件,如蓝极速网吧报复纵火案和云南男孩扒飞机出走事件,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孩子们的心理问题。郑教授强调,心理问题是导致孩子们采取极端行为的最根本原因。
儿童抑郁症的表现与成年人有所不同,容易被家长忽视。除了情绪低落、思维迟缓等成人常见的症状外,儿童抑郁症还有外向型和内向型两种表现。外向型的孩子可能会表现出扔东西、发脾气、烦躁不安等行为,而内向型的孩子则可能不爱与人交流、独自发呆。如果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变化,那么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很容易采取过激行为。
我国儿童精神卫生专科的现状令人担忧。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儿童精神卫生专家的数量严重不足。郑教授呼吁,家长应多普及科学的儿童心理健康知识,重视孩子的心理抚养,进行早期干预和正确引导。
那么,如何关注和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呢?专家给出了建议:家长应多陪孩子聊天、游戏,与孩子保持精神上的沟通。家长还需要掌握一些与孩子顺利沟通的小诀窍,如给孩子以平等感、确定目标时要针对孩子的身心特点、避免常用“不”字等。
让我们共同努力,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抚养,早期识别和应对心理疾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健康、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