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心太强了好吗?
关于美国儿童自尊心的培养与教育思考
自尊心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儿童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美国,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家长和教师们常常采用鼓励与表扬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近年来,这种持续了几十年的教育理念开始受到挑战。一些专家开始质疑:我们的孩子是否拥有过于膨胀的自尊心?
表扬作为一种正面激励手段,有时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反效果。那么,如何平衡孩子的自尊心,使其健康发展呢?这成为了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困惑。如同气球,没有充气的气球毫无价值,充气过多的气球则容易破裂。我们需要找到那个平衡点,让孩子的自尊心既不过于膨胀,也不显得脆弱。
近期,我们面对着一个普遍现象:许多孩子似乎对逆境的承受能力越来越低。面对挫折和失败,他们常常显得过于脆弱。对此,我们需要通过平和的批评和教导来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基本而重要的生存技能。
一些家长和教育者误以为,通过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赢家,就能避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种做法实际上可能导致孩子无法接受现实生活中的竞争和挑战。在现实中,总有一部分人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成为榜样。为了避免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许多小学开始采用“以孩子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模糊年级差异。这样的做法也可能失去榜样的作用,让孩子难以看到自己和他人的差距。
我们也不能忽视纪律的作用。如今,许多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情感,而忽视了溺爱可能带来的风险。制定有益于孩子的纪律是必要的,但执行起来却往往因为孩子的“困难”而放弃。这种做法是否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放任孩子在危机四伏的环境中成长,真的就能让他们快乐吗?
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到每个孩子的独特性。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需要适度的自尊心来面对生活的挑战。他们也需要接受现实生活中的竞争和挑战,学会如何应对失败和挫折。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教育者的角色至关重要。我们需要找到那个平衡点,让孩子的自尊心健康成长,让他们学会面对挑战和失败,成为真正的赢家。
赋予孩子逆境的力量:父母如何平衡表扬与批评
对于孩子们来说,经历逆境并从中崛起是他们成长的重要阶段。来自父母或他人的批评并不意味着世界的终结,而是他们性格塑造过程中的一部分。每个孩子天生具有一种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他们不愿受到束缚。这时,父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教会他们自我控制,并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让孩子面对风雨、体验各种负面环境,对他们的成长十分有利。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未能经历足够的挑战,未来可能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来弥补。研究显示,自控力和挫折忍受力在社会适应性中占据领先地位,远超自尊心。
父母必须认识到:你可以让孩子违反所有你设定的纪律,但总有一天,他们需要面对那些无法回避的纪律。
关于表扬与批评的平衡
有时,我对我两个女儿的微小成就感到过分夸大。如今,如果她们在纸上随意画一条线而未得到我的及时表扬,她们会不停地寻求我的肯定,直到我对她们的成果予以赞扬。
从这个经验中,我认识到:对于孩子们日常琐事的表现,我们不必过度赞扬。真正的赞扬应该针对那些值得赞扬的行为。例如,当孩子在用积木搭建出复杂的结构时,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表扬。过度的表扬可能会让孩子在面对挑战时更容易放弃。如果孩子总是被告诉他们多么聪明、多么有能力,他们可能会害怕失败和挑战,因为他们担心如果不能掌握新技能,就证明他们并不如大家所说的那么聪明。
美国儿童心理学博士Roberta Michnick强调:“父母应关注孩子在过程中的努力,而非仅关注结果。”当孩子快速解决拼字游戏时,我们应赞扬他们的努力和用心,而非仅仅称赞他们聪明。即使孩子未能成功解谜,也应肯定他们的努力,因为这是真正重要的部分。
关于批评,我们需要采取建设性的方式。例如,如果女儿对朋友态度傲慢,我们希望她改进,那么可以通过一种更温和的方式来表达:“Sara,你乐于分享和交流,是个受欢迎的朋友。但妈妈发现你有时可能显得趾高气扬。如果你能稍微收敛一下,小伙伴们会更喜欢你。”
在提供批评时,要确保好的一面和需要改进的一面是有联系的。表扬和批评都应具体指出需要改进的方向。例如,上述例子中的重点是“收敛趾高气扬的习惯”,而不是简单地说“如果不改正就没有小伙伴了”。别忘了表达你对孩子的信任,并给予他们鼓励。
适度的负面因素,如说“不”、适当的约束和建设性的批评,对孩子的成长非常有益。这些“负面因素”能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性格观念,让他们明白自己的不足并自我调整。记住,虽然你的孩子在你心中是最特别的,但他们最终会成为社会的一员。在周围人无尽的夸奖之外,这些“负面因素”能让孩子更真实、更坚韧地面对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