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人 >>

乙肝带毒者 生存困境何时休

女人 2025-06-28 02:12性感女人www.xiang120.com

在社会的关注下,知名反歧视公益机构“北京益仁平中心”于2008年6月23日发布了关于我国公民健康状况与就业权益的年度报告《2007年度中国公民健康状况与就业权报告》。这份报告了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就业状况,揭示了一系列令人深思的数据。历时近7个月的详尽调查,共收到问卷4810份,其中有效问卷高达4711份,有效率达到了惊人的97.94%。数据显示,有高达45.69%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求职过程中因乙肝问题受到不公平待遇。仅18.41%的乙肝携带者表示有单位在知情的情况下仍然选择聘用他们。这一发现无疑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自2003年至2007年,涉及反乙肝歧视的诉讼案件寥寥无几,年均仅四五起。自2007年8月《就业促进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施行以来,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肝胆相照论坛”协助的反乙肝歧视诉讼案数量迅速上升,接近20起。这反映了社会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权益保护意识的觉醒。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自2008年起实施,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不得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除非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就业促进法》也明确指出,用人单位不得以求职者是传染病病毒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对于违反这一规定的用人单位,劳动者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此大背景下,求职者小高因单位乙肝歧视拒绝录用而提起诉讼,成为全国首例此类胜诉案例。北京朝阳区法院一审认定,“乙肝小三阳”是高先生被拒绝录用的原因,并判决其单位书面赔礼道歉,赔偿高先生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抚慰金。这一判决无疑给乙肝病毒携带者带来了希望,使他们有了维权的勇气。

尽管胜诉,小高却选择了隐姓埋名。公开还是隐瞒?这成了乙肝病毒携带者面临的难题。大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选择了躲避,选择沉默。对此,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姜明安表示,对立情绪和排斥情绪并非某一方之错,过时的法律应承担一定责任。例如,过去的食品卫生法禁止乙肝病毒携带者参与食品加工行业,但现在的新法律已不再禁止。歧视源于偏见和误解,对乙肝病毒认识的缺失甚至是错误导致法律歧视。

社会上对乙肝病毒的误解和无知令人震惊。例如,很多人误以为乙肝病毒可以通过日常接触,如吃饭传播。当被告知吃饭不会传染时,许多人短暂沉默,表现出对此事的困惑和误解。姜明安教授进一步指出,如果有关部门能加大普及乙肝防治知识,人们就不会对乙肝传染有错误认识了。

反乙肝歧视的诉讼案件数量上升,不仅反映了社会意识的觉醒,也体现了《就业促进法》的巨大作用。陆军表示,越来越多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开始依法维权,这是社会的进步。他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官方组织参与到这个群体的权益保障中来,如成立专门的乙肝协会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法律的完善,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权益将得到更好的保障。

(实习编辑:李杏)

Copyright@2012-2025 湘120健康网[湖南健康网] www.xiang120.com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