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寻找心灵的秘密花园
人生旅途上,我们怀揣着五彩斑斓的理想,有些得以绽放,有些则暂时停留在梦想的港湾。即使我们为未实现的梦想而感慨,也可以去帮助他人实现他们的美好期许。
上周,我有幸见证了由上海电力学院支持、理工大学学生自发组织的“寻找芳草地”慈善公益活动。在这场活动中,26位特殊的青年智障人士,在志愿者以及“阳光之家”老师的陪伴下,走进了崇明东滩湿地公园,开启了一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态之旅。
暮春时节,与“阳光之家”的学员们交流互动,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志愿者们相遇,让这一天变得格外有意义。
曾几何时,我误以为智障青年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同情和怜悯。在大巴上的猜谜环节,我见证了他们的智慧与才华。一道谜题让志愿者和组织者都陷入困惑,而一位学员却自信地给出了正确答案。后来,从他们的老师口中得知,他们日常学习的内容不仅涵盖简单的数学和英语,甚至还包括简单的日语对话。我恍然大悟,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同情,更是一种归属感和自我价值的认同。他们所感知的世界,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丰富多彩。
在公园的游戏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同样拥有争强好胜的心性。他们温和而不强烈,将胜利视为一种荣誉,坦然面对失败。在玩两人三脚游戏时,他们会努力成为领先的一组,同时确保同伴的安全。公园方面对学员们的到来给予了高度重视,特地为他们安排了五位向导,耐心细致地为他们讲解和引导。作为回应,学员们展示了他们的保留节目腰鼓表演,他们的热情和真诚在表演的每一个细节中得以体现。
他们对待每一件事都充满认真和投入。在离开公园前,我们一起在芳草地中埋下了花种,寓意着希望的延续和寄托。当我完成种花的步骤准备离开时,许多学员仍蹲在地上,久久地盯着花种埋放的地方,并认真询问着花期的到来。
在回程的路上,我为每位学员分发了餐包。他们每一个人都充满感激地看着我,真诚地说声“谢谢”。其中一个女孩甚至连续对我说了两声“谢谢志愿者老师”。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自己内心最柔软的幸福。一个简单的举动,却激发了他们最真诚的感激。其实,我也从他们那里得到了宝贵的启示。临近毕业,忙于工作和论文的我,差点忘记了花草的香气,差点与上海的春天擦肩而过。是他们提醒了我,让我停下脚步,在暖阳和绿草之间思考什么是关爱,如何去给予爱。
正如组织活动的同学所言,他们为了自力更生而努力,是值得我们敬佩和喜爱的。而那些给予他们帮助和关爱的志愿者们,同样可敬可爱。我们的志愿者队伍中,有来自上海理工大学的同学,也有来自上海电力学院的职工。为了这次活动,他们进行了多次培训。活动中最让我感动的一个细节是,午饭前学员们先去洗手,而志愿者则默默地站在台阶旁,细心提醒着每一个学员。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人生之初如同缺少了一缕阳光的照射。志愿者的出现,为他们搭起了一座通往未来的桥梁。这座桥梁逐渐将小小的善意汇聚成天空中最美丽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