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手术过程图片
鼻息肉是鼻腔粘膜长期受到慢性炎症刺激或过敏肿胀引发的病症。当粘膜下组织间隙积水扩张、水肿或肥厚时,粘膜就会下垂形成鼻息肉。鼻息肉可能在一侧或两侧鼻腔单个或多个发生,给患者带来诸多困扰和痛苦。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鼻息肉手术过程的护理、鼻息肉的成因、表现、危害以及应对措施。
目录:
鼻息肉手术过程护理
鼻息肉是怎么回事
鼻息肉有哪些表现
鼻息肉的危害
得了鼻息肉怎么办
一、鼻息肉手术过程护理
术前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介绍病室环境及医疗团队,鼓励患者表达感受,并做出具体指导。
介绍治疗目的及手术方法,并提供成功案例,以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术前常规检查,全面评估患者体质是否适合手术。术前一日剪鼻毛,防止伤口感染。
术后护理:
提供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流食或半流食,增加机体抵抗力,防止感染。
保持半卧位,减少头部充血和出血,方便分泌物排出,减轻肿胀。
嘱患者轻轻吐出口腔分泌物,避免用力咳或咽下。术后局部冷敷,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密切观察鼻腔堵塞物是否松动脱出,指导患者正确应对喷嚏、咳嗽等动作。
疼痛护理包括深呼吸以放松肌肉,听音乐、看书等分散注意力,必要时适量应用止痛药物。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正确应用抗生素及止血药物,注意口腔及鼻腔分泌物的颜色,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二、鼻息肉是怎么回事
鼻息肉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中鼻道微环境学说:中鼻道间隙狭窄、凸凹不平,吸入气流易形成紊流,纤毛功能减弱,中鼻道黏膜血流减少,为鼻息肉形成创造条件。
鼻变态反应:鼻息肉组织中有较多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IgE生成细胞,提示局部变应性有一定作用。
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近90%的鼻息肉组织有较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细菌超抗原学说: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可激活中鼻道黏膜内的炎性细胞,加重局部炎症反应,促使息肉形成。
三、鼻息肉有哪些表现
鼻息肉的主要表现包括:
持续性鼻塞,因毛细血管流通不畅导致毛细血管膨胀。
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
流涕,头痛,耳鸣、耳闷和听力减退。
鼻息肉增多变大可能导致面部变形,如“蛙鼻”。不同类型的鼻息肉如粘液性息肉、出血性息肉和纤维性息肉等各有不同的特点。多发性息肉可能来自筛窦或上颌窦。鼻息肉的危害与应对之策
走进健康的秘密之门,我们不得不关注鼻息肉这一常见的鼻部疾病。鼻息肉可能带来的危害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鼻息肉虽小,但它对头脑思维的影响不容忽视。长时间不治疗,可能会导致大脑缺氧,记忆力下降,甚至中老年人面临老年痴呆的风险。这是因为鼻息肉的位置正好在鼻腔进入大脑的下方,长期的脑部缺氧导致脑部供氧不足。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警报,提醒我们要早发现早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鼻息肉如不加以控制,会导致鼻部疾病加重。随着鼻息肉体积的增大,它会妨碍鼻窦通气引流,使鼻窦分泌物引流不畅,加重鼻窦炎。这种恶性循环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如咽喉炎、中耳炎等。甚至有可能发生恶变,少数巨大的息肉还可能引起侵袭性并发症。这些息肉如果生长较快、体积巨大,还可能挤压破坏鼻窦壁或鼻腔顶壁,进而侵犯其他重要部位。
鼻息肉的存在还可能对人体其他系统产生重大威胁。许多鼻息肉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这增加了鼻息肉的危害性。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休克的症状,因此一旦发现鼻息肉,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那么面对鼻息肉,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药物治疗是许多人的首选。消炎药刚开始服用时可能有一定疗效,但效果较慢,且长期大量服用对人体的副作用大,容易导致其他并发症。
微波治疗相对药物治疗更为先进,但只能祛除表面,无法彻底根治,易于复发。
传统的手术治疗同样存在治标不治本的问题,难以根治且易复发,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精神压力。
幸好,我们还有鼻内窥镜这一高效工具。鼻内窥镜是一种自带光源的纤维光学设备,可以详细检查鼻腔内部结构。由于其良好的照明和细长的特点,鼻内窥镜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狭窄的鼻腔和鼻道,为医生提供清晰的视野,助力精准治疗。
了解鼻息肉的危害并知晓应对之策,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面对鼻息肉,我们应保持警惕,及时就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