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近视眼也有感染艾滋的风险
关于艾滋病,这是一种后天性免疫缺陷症候群,也被称作获得性综合征(AIDS)。它的英文全称是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的音译,于1981年在美国首次被发现并确认。过去,它也曾被译为“爱滋病”、“爱死病”。艾滋病分为HIV-1型和HIV-2型,其根源在于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这一传染病被形容为“史后世纪的瘟疫”,并被誉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
当我们深入这一疾病时,陈博士为我们揭示了其背后的一些真相。当一个人健康地接触到艾滋病病毒后,由于每个人的免疫力不同,大约有60%-70%的人会被感染。感染后的3-6个星期,感染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但这些症状在1-2个星期后会自动消失。在接下来的11年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虽然表面上与正常人无异,但实则他们正在无声地携带并传播这一病毒。
陈博士还特别提到了人体的三个特殊器官:眼球、睾丸和大脑。这三个器官对于大部分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往往迟于其他器官被感染。在长达11年的潜伏期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可能会因巨细胞病毒性视而寻求医疗治疗。对于这类病人,医疗工作者必须高度警惕,严格遵守消毒操作,避免在病人之间发生艾滋病的交叉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际上也出现了关于通过肝移植和角膜移植传播艾滋病的报告。陈博士建议国内在器官移植的过程中要增加艾滋病的检测。面对这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每一个人都应该提高警惕,了解并传播正确的防艾知识。
(实习编辑:吴春丽)
我们了解到艾滋病的起源、传播方式、潜伏期以及特殊病例的处理方式。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疾病,增强我们的防范意识,共同为构建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