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或致癌 身边4种激素毁你健康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性早熟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儿童性早熟现象愈发普遍。据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伍学焱教授透露,中国儿童性早熟的平均发病率已经达到惊人的1%,在广州等地更是上升至惊人的1.3%。这一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激素的影子。
生活在这个充满各种激素的时代,我们的身体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激素海洋之中。无论是大脑还是身体的其他部位,都在不断地与这些激素打交道,其中不仅包括身体自然分泌的激素,还有现代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环境激素。
一提到反季节蔬果,许多人都会联想到催熟剂和激素类化学药剂。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韩德元研究员透露,许多果树在生长过程中都会使用多种激素。而养殖业同样也不例外,使用激素催生饲料已经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甚至在一些食品中,即使标注为绿色食品,也含有天然激素。
除了吃进嘴里的激素,还有抹在脸上的激素。近年来,因为使用护肤、化妆品而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患者逐年增多。皮肤科主任杨健介绍,许多美容产品为了达到美白和祛斑的效果,都会添加汞和铅等有害物质,为了缓解这些物质对皮肤造成的刺激,不法商家就会再添加激素。
生活中的环境激素更是无处不在,如焚烧垃圾产生的二恶英、农药DDT、各类洗涤剂、塑料制品中的添加剂等。这些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会影响人体内分泌功能。
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药物中也含有激素成分。这些外用软膏、凝胶、霜剂等药物在使用时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药物成分传播,也可能导致意外经皮吸收。在使用这类药物时,一定要避免和孩子有肌肤接触。
无处不在的激素正在悄然影响着我们的健康。环境激素可能导致雄性退化,甚至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产前或怀孕期间接触外源性性激素,可能会导致男孩出现精子量降低、尿道下裂、隐睾及睾丸肿瘤等症状。环境激素还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神经系统失常和雌化现象增多等。更严重的后果是,可能导致老年痴呆症,甚至引发多种肿瘤。
长期依赖外界补充雌激素的女性尤其需要注意。外界雌激素的过度摄入会导致自然分泌的雌激素减少,一旦停止外来雌激素的补充,乳房可能会出现萎缩等问题。长期使用含激素的护肤品也可能导致皮肤问题,如皮肤变薄、红斑、色素沉着等。严重的还可能引起毛囊炎和感染等皮肤病。长时间使用这些护肤品还可能通过皮肤吸收激素,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问题。
面对无处不在的激素,我们需要提高警惕,注意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特别是在使用药物和护肤品时,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并谨慎使用。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量摄入可能含有环境激素的食物和物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充满激素的时代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防激素,明智之选:当季水果的力量
在今日的社会,激素无处不在,尽管完全远离激素可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通过调整生活习惯,我们可以大大减少与激素的接触。专家们对此表示一致意见。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的环境监测专家秦玉惠研究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他强调,我们应该避免购买反季节的水果,而是选择当季的水果。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摄取自然的营养,也有助于避免摄入因人为因素而添加的激素。
蔬菜和水果的清洗工作尤为重要。在食用前,我们应该将果蔬浸泡5分钟,这样可以去除大部分农药。对于那些容易积累农药的部分,如叶菜类的菜梗与茎的交界处、果蒂以及卷心菜的外部几层,我们应该在购买后将其切除。这不仅是为了我们的健康,也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激素的摄入。
秦研究员还提到,人们每天所需的肉类量其实很少,半个手掌大的肉就足够了。过量食用肉类产品可能会增加激素的摄入,少吃肉也是防止激素摄入的一个有效方法。
与此日本厚生省的一项调查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调查结果显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尽量避免使用塑料泡沫盒子来盛放食物,尤其是方便面和其他食品。我们也要减少塑料用品的购买和使用,避免使用聚氯乙烯包装材料在微波炉中加热食物。这些简单的改变有助于减少环境激素的释放,从而保护我们的健康。
防激素,从我们的饮食习惯开始。选择当季水果,减少农药残留,适量吃肉,避免使用有害的塑料制品,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做到的。让我们行动起来,为健康负责,远离不必要的激素。